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名臣真实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名臣真实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最成功的大臣?
“忠武”这个封号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也是对武将最大的褒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只有***名将郭子仪享受到了此封号,而郭子仪作为***王朝的中兴名将、七朝元老,他确是受之无愧。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拯救***于水火之中,一生指挥战役无数。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大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郭子仪的平生事迹。
郭子仪陕西渭南人,又名郭令公、郭汾阳,出身官宦世家,但到他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生活非常落魄。不过郭子仪没有怨天尤人,他刻苦读书习武,并在武举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成为武状元。但是因为家庭背景单薄,只能被调往西部,镇守边疆,直到“安史之乱”时才重新得到重用。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大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唐朝名将,他对郭子仪是既不服又嫉妒,在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场战役中,李光弼没有尽到友军的职责,致使此战失利,但是郭子仪以大局为重,把责任全部承担了下来,这令李光弼心悦诚服。在以后的战役中,他积极配合郭子仪,使危急到***江山社稷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了。郭子仪以大局为重忠心于朝廷的事情就像他所立的战功一样数不胜数,在他宽待别人的时候,也间接的解救了自己。醉打金枝,郭子仪绑子尽忠。
此时的郭子仪可谓功高盖主,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唐朝从深渊中拯救了出来,因此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他的威望都极高,甚至隐隐有超过皇帝的势头。不过,郭子仪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对待同僚非常尊重,对待皇帝十分忠心,从来不敢有僭越的举动。
虽然郭子仪是武将出身,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役。所幸郭子仪都没有受很重的伤,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生。再加上郭子仪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朋友遍天下,走到哪儿都能得到帮助,很多事情化险为夷。郭子仪始终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临危受命,不仅造就了国家,也保全了自己。
说起唐朝厉害的大臣,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魏征、程咬金、秦琼这些人。当然,这些人在唐朝建立的时候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这些大臣虽然厉害,却不如后来的一个大臣厉害。这个大臣是文武双全,在当时非常少见。不仅如此,他还拯救了唐朝很多年。
唐朝开国名将排名?
唐朝十大开国名将:
第一位: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二,封河间王,评语:“宗室名王,独称军功”。
第二位:尉迟恭(585年—658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七名,封鄂公尉,评语:“夺槊陷阵,智勇双全”。
第三位:李靖(571年—649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八,封卫公。评语:“南平吴会,北定沙漠”。
第四位:段志玄(598年—642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封褒公。评语:“临危不惧,真正将军”。
第五名:刘弘基(582年—650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一,封夔公。评语:“开国猛将,入京首功”。
第六名:屈突通(557年—627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镁第十二,封蒋公。评语:“隋室贵臣,唐朝义夫”。
第七名:柴绍(578年—638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四,封谯公。评语:“驸马英雄,临危不惧”。
第八位:侯君集(?—643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七,封陈公。评语:“摧凶克敌,恃宠矜功”。
第九位:程知节(589年-665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第十九,封卢公。评语“骁勇虎臣,义气将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名臣真实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名臣真实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