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全球化大潮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全球化大潮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七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的原因?
在17世纪的欧洲 中国瓷器被称为“白金”,受到欧洲各国贵族和平民的普遍喜爱,大航海时代帆船开辟了到远东航线,中国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外国学者做过粗略的估算,明末到清中期,由欧美商人组织运输和销售的中国瓷器,应该有三亿件之多,瓷器是“中国制造”最大宗的外销商品,也是“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外销瓷上经常会出现欧洲帆船的图案,就是这种帆船开辟了到远东甚至是环球的航线,而中国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一、英国王后玛丽对瓷器十分热爱,激起了人们对瓷器的热爱
二、茶叶的盛行,使得盛茶水的器皿也受到了英国人民的喜爱
四、部分瓷器烧制十分困难,“物以稀为贵”,自然也就更受欢迎
1566年发生什么?
首先,从世界大势的角度来说,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其实是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其次,1566年也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统治的最后一年。这位大帝的一生,就是奥斯曼帝国步入顶峰的写照。他的去世,也就意味着奥斯曼帝国从神坛上开始慢慢退下。
最后再说1566年的明朝,因为明朝在实际上是以上国家和地区内,最自我封闭的一个。但到了这个时期,他们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利用逐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自身的统治。
1566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具体来说需要具体指定,但是总的来说,这一年的历史事件较为平稳,没有非常重大的事件发生。
1566年是明朝正德年间,这一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历史***。
例如,明朝的皇帝正德帝在这一年下令修建东林书院,也就是闻名于世的“东林党”的发源地。
此外,这一年还有一些战争和政治***发生,如辽东战争、南明张煌言起义等。
总体来说,1566年虽然没有像随后的破坏性战争或者文化革命那样影响深远,但也是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年份。
1566年被熟悉,主要是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历史背景是: 1566年是明朝嘉靖四十五年真这一年朝廷,天下发生的一些具有影响历史进程的事情,讲述了嘉靖皇帝,海瑞,高阶,皇帝群臣斗智斗勇,相当残酷的政治斗争
1566年没有特别重要的***发生
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记录1566年发生任何重大***,这一年的全球政治和社会大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历史,在1566年之前和之后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比如在1565年,菲律宾的马尼拉被西班牙人占领,这个***对菲律宾的历史和现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民国继承了清朝的疆域版图而明朝没有继承元朝的疆域版图?
民国取代清朝的方式是禅让――清帝退位,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所以可以继承清朝当时所有被国际承认的领土。
但明朝取代元朝的方式则不同,元朝并没有灭亡,只是被朱元璋赶回了草原,史称“北元”。
也就是说,明朝取代的只是元朝在中原的的正统地位,但并没有完全消灭蒙古人。
公元1388年,蓝玉在***儿海大破北元之后,蒙古取消了“大元”国号,重新使用“大蒙古国”的国号,明朝称之为鞑靼。
事实上,蒙古人的鞑靼和瓦剌两部与明朝近三百年相始终,也一直是明朝在北方的巨大威胁,瓦剌甚至一度生擒明英宗,围攻北京城。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的后金崛起,最终明朝和蒙古三部全部被后金~清朝所统一。
因为此“疆域”非彼“疆域”。
简单来说,民国和清朝的版图,本质上是“领土”,而元朝和明朝的版图,本质上是“疆域”。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领土是可以继承的,而疆域不行。
翻开我国的历史地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历朝历代的地图差别巨大,辨识度很高,但是从清朝到民国北洋***时期,我国的地图却几乎没有变化。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疆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发生了质变,完成了从“疆域”到“领土”的蜕变,而这个蜕变的时期,就是清朝。
作为一只脚踏入近代的古典王朝,清朝和明朝之前的所有王朝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不同在于清朝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虽然15世纪的大航海作为全球化的开端,对应了我国的明朝中期,葡萄牙、英国、荷兰等西方列强也纷至沓来,对千年以来形成的东亚藩贡体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明朝某种程度上也亡于全球白银危机导致的通货紧缩,但明朝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依然较低,保持了较多的古典王朝特征。
而到了清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1648年,在遥远的欧洲,出现了一个足以改变世界历史的***,那就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
作为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标志,《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也对“***”概念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而“***”是一个国家领土最重要的特质,这意味着其后的所有国家***,都对所管辖的疆域拥有绝对的***,而且这样的管辖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首先要清楚一个国家的疆域是要靠实力来维护的,强盛时则开疆拓土,衰败时则国破家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朝历代的疆域都不是靠继承而来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大一统的思想已是深入人心,作为中原政权最核心的资产,汉地十八省是历代统治者一统天下必须要统治的,历代的统治者若有雄才伟略者,必将开疆拓土,宣国威于四方。若遇昏匮不贤者,则会导致国家分裂,偏于一隅,甚者国破家亡。而后继的朝代则继续前朝的模式,二三百年一个轮回,天下依然还是那个天下,新朝的开创者打江山不易,而后继的守成之君要维护江山也不容易。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完成大一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朝代,蒙古人以武力征服世界,终究不能以武力统治天下,由于治理不力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按照现在的观点就是一个新的南北朝时期,蒙古与明朝的争斗贯穿整个明朝时期,而朱元璋在统一汉地的核心基础上也日趋保守,明朝仅有的郑和下西洋也只是去宣扬国威,并没有开疆拓土,所以明朝虽然脱胎于元朝,却没有蒙古人的强大武力,加上汉民族建立的***大多内敛,基于统治的需要,与蒙古部族和平共处成为明朝最好的选择。蒙古***未亡,而明朝又无力量去征服,所以明朝继承不了元朝的疆域。
而民国时期能继承清朝的疆域,是清朝主动退位而成的,由于近代世界融为一体,民族国家的疆域也已定型,加上清朝有效的治理,民族融合更加协调,就减少了冲突分裂的危险。
清朝较之明朝,其疆域更大,清朝不仅占领汉地,也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但是其辽阔的疆域在西方入侵后也开始割地赔教,民国虽然继承清朝的疆域,但终究是实力不够,让外蒙古独立出去。
所以继承这个说法只是为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实力去维护。元明对立而导致分裂,而民国与清朝合解则让中国少了流血和分裂,这是近代民主产生的重要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全球化大潮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全球化大潮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