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唐高宗的医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唐高宗的医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宗的一生?
唐高宗李治是第三位登基的唐朝皇帝。应该说,作为一个唐朝的皇帝,李治是***的,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太宗的辉煌基业。但是对于他个人的帝王生涯来说,“子承父业”同时又是不幸的。当人们观察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太宗以及贞观之治的耀眼光环;既而在他身后又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在他们两人并驾齐驱的时候,又总是被武则天抢占了头筹。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喜欢捉弄人。差不多被历史忽略的高宗,却平稳地做了35年的皇帝,这在唐朝所有皇帝当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高宗从即位的第二年改元永徽以后,在位期间,一共14次改元;除了他身后的武则天因为经常会在一年当中数次改元而有18个年号外,高宗又是唐朝皇帝中拥有年号最多的一位
唐高宗至今多少年?
距今有1393年。
按唐高宗李治死亡的时间,公元683年来看,距今已经1338年!按照出生时间628年来看,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生的第三个儿子,19岁继位,在位期间,唐朝的版图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远及中亚,北达西伯利亚,还灭了高句丽,完成了自隋朝以来几代皇帝的心愿,文治武功虽算不上千古一帝,但已算非常有成就
唐高宗死于公元683年,距今有1300多年。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大唐李治当了几年皇帝?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为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大帝。
雄才大略的唐高宗有什么成就和贡献?
编纂法律
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
人事方面
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李治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
李治统治后期的显著特点是持续多年的歉收。咸亨元年(670年),谷物严重短缺,致使***禁止酿酒。7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歉收、洪水、干旱、虫灾和饥馑接踵而来,一直达到危机的程度。永隆元年(680年),粮价之高,前所未有,唐***认为高物价是流通货币过多的结果,因此大量减少铸造新币,对私铸的惩办也比以前更加严厉。与此同时,从原有登记地区逃往其他地区而成为不登记、不纳税的占地者的流民占有令人不安的比例。李治是在经济和财政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去世的。
李治另一个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高宗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但不能夸大这个趋势。官员中中举的人依然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例如在656年,不少于1400名胥吏有资格进入正途,而同一年只有22人通过进士考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唐高宗的医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唐高宗的医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