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梅州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梅州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河坝来源?
三河坝,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是大埔县境内的汀江、梅江、海潭河三水汇合成韩江的起点,故称为三河坝。
三河镇的汇城村素有“千年六朝古村落”之称,留下了众多宋元以来的文物古迹,是一个客家风情风貌保存较好的明末清初古村落。
三河坝自古以来是粤东水路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筑三河司城,***驻兵防守。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曾亲临三河坝慰劳驻军。1927年10月1日,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三河坝,是因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交汇成韩江而得名。如今,三河坝不仅成了韩江的源头,也成为了客潮两地人的母亲河。为了彰显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情谊,现在韩江边上建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韩江源”石雕。
不过,三河坝不是因地理位置重要而闻名,却是因一场战役——三河坝战役而出名,你看纪念园的入口处有条红色的标语,标语上写着“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这就是对三河坝战役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位于大埔西部的三河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4块清朝时期古石碑,记录了三河镇鲜为人知的清朝重要盐运枢纽历史。
三河坝,一个只有10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粤东小镇,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也曾经在清朝拥有重要盐运枢纽历史。4块清朝时期古石碑,记录了三河镇鲜为人知的清朝重要盐运枢纽历史,从而令这个当年连接潮汕平原、梅州、福建、江西等地的古老盐镇浮出水面。它们分别为雍正十三年竖立的“码头功德碑”、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竖立的“奉宪示禁碑”、咸丰七年竖立的“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及一块告诫盐商们行善戒贪的石碑。这些古碑被邓经雄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发现后千方百计收藏保存至今。
三河坝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部三河镇,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曾经在清朝拥有重要盐运枢纽历史。
三河坝只有10平方公里,境内有全国最早建造的孙中山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纪念园,明代古城墙,韩江源标志雕像等众多人文景观,是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首选点。
梅州佛印寺介绍?
梅州佛印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槐岗村,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寺庙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韦驮殿、藏经楼、僧舍等建筑组成。
梅州佛印寺是梅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梅州市旅游局确定的宗教旅游场所之一。寺庙内供奉着佛像和经书,是佛教信徒进行修行和参禅的重要场所。此外,寺庙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明代石刻、清代壁画等。
梅州佛印寺自开放以来,一直秉持着“慈悲、平等、正念、清净”的佛教精神,为信众提供修行场所,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梅州人为什么称为客家人?
梅州为客家人聚居地,主要使用客家方言。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北岸的汉族,因避战乱逐渐南迁而来。史籍有"客家先民三次大迁徙"的说法:第一次是在东晋永康年间;第次二是在唐末黄巢起义后;第三次是随宋室南迁。其时梅州居住不少土著,主要有畲族人、瑶族人。土著人称南来的汉人为"客家人",南来的***亦以此自称。
至明朝时土著逐渐被客家人融合、同化,梅州市逐成为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梅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梅州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