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中日历史,唐朝时期中日历史***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时期中日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时期中日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日从哪个朝代战争开始的?
  2. 请教中国和日本最早从什么朝代开始就有交流?
  3. 唐初暴打日本,明末教训日本,为何清朝对日本却一溃千里?
  4.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中日从哪个朝代战争开始的?

中日从唐朝就开始战争了,中方是唐朝。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13万征百济,新罗5万精兵接应,迅速击溃百济,俘虏国王义慈。

义慈王次子福信收残部企图复国,向日本求助,要日本放回作为人质丰璋王子,日本齐明女皇答应,并于661年1月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因劳累病故出征搁浅。

唐朝时期中日历史,唐朝时期中日历史事件-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62年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

663年8月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到白江口……最终在白江口海战中被唐、新罗联军打败,百济灭亡,唐朝取得了白江口海战的胜利……

请教中国和日本最早从什么朝代开始就有交流?

可以明确说不是唐朝史记记载徐福东渡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中日交流的事件,在日本也有很多关于徐福东渡的文物、地名、传说等的记载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唐朝时期中日历史,唐朝时期中日历史事件-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方东汉光武帝亲授给倭奴国的金印,于1784年在北***博多湾正面的志贺岛奇迹般出土,被认定为日本的国宝,也是中日交流史上最早的物证之一。

唐初暴打日本,明末教训日本,为何清朝对日本却一溃千里?

唐朝时,中国远强于日本。明朝时,实力相当,结果两败具伤,明被清代,日本丰臣家族灭。清末,中国被列强侵犯,无心应对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工业化变革,雄心勃勃要扩张,有心算无心,结果可知。

你怎么不讲秦朝,日本可有人来?

唐朝时期中日历史,唐朝时期中日历史事件-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与日本爆发的战争是白江口之战,是公元7世纪,这个时候中国是最鼎盛时期,全球中心,如同如今的美国,而日本呢,才进入飞鸟时代,几乎和部落没有区别,唐日战争如同今天你让非洲去打美国一样,鸡蛋碰石头有什么可比性?

明朝与日本爆发的战争是万历援朝战争,是公元16世纪,这个时候中国虽然在全球影响力已经不如唐朝了,但明朝的军事实力还是不了小瞧的,而日本丰臣秀吉才结束了万村战争,野心勃勃,又要打朝鲜,战争持续6-7年,打的中日韩三国钱财几乎耗尽,最后日本无力再支撑战争,最后撤退了,最后朝鲜是复国了,日本丰臣秀吉势力也垮台了,明朝也内忧外患也垮了。

清朝和日本爆发的战争还是围绕朝鲜的,是公元19世纪,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打算占领朝鲜,从来控制中国,明治维新可以讲日本的复苏,而同时期清朝却是内忧外患,历史以来最低谷的时期,此消彼长,日本必然会打败清朝,但是也不至于一溃千里的地步,1884年甲申政变,清朝就在军事击败了日本,镇压了朝鲜事变,十年以来日本卧薪尝胆,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陆海击败清朝,但日本也国力耗尽无法持续,但清朝当局者怕了,被日本的诱骗下承认的了战败。

唐朝明朝击败日本,说明日本但是不如中国,日本击败清朝,说明但是中国不如日本,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就是历史文化的多方面原因了,并非简简单单的满汉蒙族的原因,这里就不讨论了。

有哪些中日文化的交流史?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日本由绳文文化向着弥生文化转型,出现了贫富差别、身份等级和阶级分化,之后开始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小规模的村落国家

这期间,也正是中国的两汉时期。《汉书》里记载,“乐浪海中由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与中国汉王朝建立联系——虽然路途遥远,跨越海峡又危机重重,但是当时日本的诸多小国仍然不惜冒着重重危险,派遣使者到今天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郡献礼,换取赏赐后再返回。

《后汉书》单独为倭人立传。据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洛阳接见了来自倭的“奴”国使者,并授予其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后汉书》的记载无误。

但在两汉时期,中日交往是相当松散的,甚至可以说仅仅是形式上的,虽然我们无法排除这期间两国民间或许存在更为紧密的经贸和文化往来。古代日本开始被列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治大事,出现在东汉结束以后的三国并立时期。

公元238年,魏国皇帝曹睿下旨司马懿率军讨伐盘踞在辽东的军阀公孙渊,并很快击溃后者,重新将辽东及今天的朝鲜半岛大部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统治。次年,日本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进贡。这两起***究竟有什么关联?

日本著名中国史学者藤家礼之助(1928-2010)生前曾长期出任东汉大学文学部教授,其所著的《中日交流两千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9年7月出版)一书指出,邪马台国在公元238年前曾长期向公孙氏地方政权进贡,此举旨在维持包括邪马台国在内的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避免邪马台国成为公孙氏讨伐扩张的对象。书中指出,公孙氏设置带方郡并在朝鲜半岛南部发挥影响力,这使得邪马台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以从属的姿态同它往来。而当曹魏***灭掉公孙氏后,“倭”就摇身一变,马上向更强者表示忠诚,寻求谅解(“倭”国此前向中原王朝进贡求封,而后将保护者转变成公孙氏,这完全可能成为曹魏王朝的讨伐借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时期中日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时期中日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日本 中国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