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蒙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蒙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蒙古史书记载的与明朝的战争?
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攻破了北京,标志着元朝的灭亡。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元朝灭亡后,蒙古势力基本退回了大漠,但是尚未放弃元朝国号,史称“北元”。朱元璋时期对蒙古的战争,主要就是逼迫其放弃国号。1369年,朱元璋派遣常遇春、李文忠率领步兵8万、骑兵1万进攻元上都开平。
这次出征很顺利,元顺帝被迫逃亡应昌(今内蒙古赤峰),据说元顺帝还作下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失我上都兮,夏无以逭(huàn)暑”
蒙古国是不是明朝时期的瓦剌?
不是,如今的蒙古国是明清时期的喀尔喀蒙古,也就是漠北蒙古。
瓦剌是成吉思汗建立之后由长子术赤征服的蒙古西部的部族,他们也被成为林中百姓,之前蒙古帝国建政草原征服的草原部族则被统称为“毡帐百姓”。在蒙元强盛时期,无论是林中百姓还是毡帐百姓都能一个大汗下和谐共存,然而明朝建立的让情况发生了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的北伐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1367年由徐达亲自率军开始北伐元朝,而当明军还未到达元朝大都的时候,元顺帝就已经落荒而逃退入塞外草原,将大都拱手让给了明朝,而后明朝持续对蒙元进行打击,朱元璋时期和朱棣时期持续对草原发动北伐,蒙元帝国江河日下,蒙古内部开始分裂,由林中百姓的部落形成了《明史》的瓦剌,而蒙古本部则形成了《明史》中的鞑靼部。
在瓦剌与鞑靼部的草原争雄中,瓦剌部落率先强大以来,他们击败鞑靼部,然后开始不断入寇明朝,最终在首领也先的率领下,土木堡大败御驾亲征的明英宗,直接造成了几乎让明朝亡国的土木堡之变,不过在瓦剌军围攻北京无果之后,瓦剌退出关外,此后瓦剌一度自称大汗,不过最后也先被杀,瓦剌也衰落下去。
瓦剌后来分裂几个部落,并西迁,清朝时期从俄国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以及后来和清朝为敌,边建立准噶尔汗国的准噶尔部都是瓦剌的后裔。
明朝时期的瓦剌与鞑靼
瓦剌西迁后,蒙古本部的鞑靼部落也逐渐分裂很多部落,明朝后期蒙古草原上蒙古黄金家族大汗达延汗统一了整个蒙古本部,他以他所在的察哈尔部为核心,将蒙古本部重新分为蒙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万户,
到明末清初,清朝的第二代皇太极在降服了东蒙古的科尔沁等部落之后,于1634年击败察哈尔部的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征服了漠南蒙古。
蒙古国不是明朝时期的瓦剌,而是漠北蒙古,为喀尔喀部,具体来说是彻辰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三部。而瓦剌,主要是漠西蒙古,活动在青海到新疆北部的部分。
明朝时期,蒙古大体上分为漠东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漠西蒙古称为瓦剌,也叫卫拉特、额鲁特,瓦剌甚至不被蒙古本部视为蒙古的一部分。漠南蒙古称为鞑靼,漠东蒙古也归属鞑靼,是传统意义上的蒙古。
现代我们熟悉的蒙古部落版图,主要是明朝时期达延汗所奠定。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7岁时在妻子满都海的协助下称汗,在明朝称为小王子,是蒙古的中兴之主。达延汗击败瓦剌,统一了漠南和漠东蒙古,瓦剌被迫迁往西部和北部。
达延汗将东蒙古划分为六个万户,左翼三个,右翼三个。左翼包括:察哈尔万户,在今锡林郭勒盟境内;哈喇哈万户,在今哈拉哈河流域;兀良哈万户,在今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北及蒙古国境内。右翼包括:鄂尔多斯万户,在今鄂尔多斯市;土默特万户,在今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地区;永谢布万户,在今张家口、宣化以北地区。达延汗和长子在察哈尔,并分派其他儿子掌管另外5个而万户,这些万户虽经变迁,但基本上保留原貌,是清朝到现在盟旗制度的基础。
上图: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
其中哈喇哈万户(喀尔喀)属左翼,共十二部。其中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达延汗封授给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达延汗封授给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达延汗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到清朝时编为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的五部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后来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清末以来逐渐成为外蒙古,民国后期独立为蒙古国。
而瓦剌的核心来源为南西伯利亚的林中百姓之后,被成吉思汗征服后,世代与黄金家族通婚,其首领长期担任蒙古帝国的太师职位。明朝时期,在明朝的扶植下,长期与蒙古本部争斗,在其也先担任首领时期最为兴盛,在土木堡打败明军15万大军,俘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就是瓦剌的杰作。但仅仅昙花一现,瓦剌在也先死后迅速衰落,被达延汗击败并西迁。
上图: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虏
简单的说瓦剌前期和蒙古是并列的,后期并入的蒙古。下面我简单的说说,欢迎讨论。
起源
瓦剌原是居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的一直民族部落(叶尼塞河大致位置在贝加尔湖西北1000公里左右)。
宋元时期,瓦剌部落开始南下,蒙古人与瓦刺人都认为双方没有从属关系,是并列的关系,元朝末年,蒙古人开始衰落,瓦刺趁机进入蒙古腹地,参与蒙古高原个部落的斗争。
鼎盛
明朝中期,明朝与瓦剌爆发土木堡之变,明朝无力再干涉漠北事宜,瓦剌开始崛起,蒙古政权名义大汗脱脱不花被架空,不久病逝,瓦剌也先“建元称汗”,年号“添元”。自此明代文史和蒙古文史对瓦剌人的记载,开始和蒙古人的概念开始混淆,
衰落
也先及其弟弟相继去世后,以和蒙古部落融合的瓦剌开始分裂,主要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另外蒙古高原还有纯的蒙古部落,比如科尔沁部、了察哈尔部。这里我们历史就都学过了,以原瓦剌人为主的这四个蒙古部落,有被清朝消灭的了,有直接归顺清朝的,也有到中亚转一圈又归顺清朝的。
最后清朝统一蒙古高原,库伦活佛归顺清朝,中央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蒙古地区。
最后近代中原衰落,北洋***时期,蒙古地区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北洋***经过和沙俄的谈判,保住了中央对蒙古地区的***,但实行高度自治。民国时期,苏联胁迫民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蒙古国正式独立。1961年,蒙古国申请***,台湾民国***没有否决,蒙古国被世界承认。
这就是瓦剌的前世今生,因此,如今的蒙古国是包含了以前的瓦剌人的,只是瓦剌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消亡融合了,就像以前的鲜卑、匈奴、契丹一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蒙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蒙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