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关系

kodinid 6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郭沫若明朝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郭沫若受到明十三陵什么影响?
  2. 郭沫若的自我介绍?

郭沫若受到明十三陵什么影响

郭沫若并没有受到明十三陵的影响,相反他是发掘明十三陵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明朝皇帝陵墓群,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1955 年 10 月,时任北京市***的吴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联名向政务院提交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获得批准后,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1956 年 5 月,考古队开始对明定陵进行发掘。

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关系-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次发掘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主动发掘帝王陵寝,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和缺乏考古经验,在考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一些文物的损失。

郭沫若的自我介绍?

郭沫若(1892~1***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

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关系-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

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写出了《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关系-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

1、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2、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5年,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帝国大学医学部。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同年,创作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等。

3、1938年4月,任国民******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

4、1944年写《甲申三百年祭》。1949年10月,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3年,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8年,当选第四届文联***;6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郭沫若与明朝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郭沫若 明朝 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