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朝的县官,唐朝县里的官员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的县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的县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唐代的官制是怎样的?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唐代的官制是怎样的?

唐朝的官制基本是隋朝的延续,所谓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职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也就是有两个领导,下属部门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上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职责就是执行,由尚书令一人领导,副职一左一右,下辖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长官是尚书,六部分管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管四司,共计24司。户部,掌理土地、户籍、赋税、财政,下辖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个司。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堂、科举、外宾接待事务,下辖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掌武将选拔、兵籍、军械、军令等,下辖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刑部,主管法律,刑狱事务,下辖刑部、都官、比部、司部四司。工部,掌理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等工程,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各部一把手称尚书,副手为侍郎,再下面是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吧。六部之外有九寺五监,正副长官称卿和少卿。太常寺管祭祀、礼仪、科举考试归属礼部,光禄寺就是管酒礼膳馐等事。卫尉寺专门掌管兵器和仪仗物料。太仆寺掌马政,但不管皇上车马。大理寺掌管审讯刑狱,司法行政可归刑部负责。鸿胪寺管礼仪,但外族朝拜进貢归户部管。司农寺管仓储之事,赋税收入可归户部。太府寺为新设立,仅管金帛府藏。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分管学堂教育及国家和宫廷手工业制造,宫殿、城廊、官衙等修缮。九寺五监形式上独立,但实际上是与协助六部的办事机构。古代的各职能部门复杂不,不如今天的我们简单吧。

中央官制中最重要的是“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历史上唐朝的县官,唐朝县里的官员-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书省负责拟议,建议这件事该怎么做皇帝听取建议做出决定,写了诏书之后交给门下省去研究,看看是否有和其他制度政策矛盾之处,是不是有窒碍难行的地方。门下省没有行使封驳权,予以同意通过了,再交由尚书省执行。

理论上三省是这样分工的,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然而落到实践上,三个单位之间很容易有矛盾和冲突,因而就设置让三个单位可以协调讨论的政事堂。政事堂后来改名为“中书门下”,参与讨论的,是门下、中书再加两个尚书仆射。

如果觉得还有应该来政事堂或中书门下开会的人,就给予特殊的头衔,包括“知政事”“参与朝政”“参议朝政”“知门下省事”“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平章国计”“平章政事”“同掌机务”“参知机务”“参长机密”“参谋政事”“同治中国政事”“兼知政事”“平章军国重事”“参知机务军国各事宜共平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这种头衔戴上了任何一个,能够参与政事堂会议,就是宰相。

历史上唐朝的县官,唐朝县里的官员-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宰相有很多个,于是要众宰相中找到一个真正的领袖,那就再特别给他一个头衔,就是“兼修国史”,这是宰相中的宰相。

汉代的“三公九卿”,三公管外朝,九卿处理内朝皇宫事务。唐代“九卿”变成了“九室”,但“九室”职责不单纯限于宫内。原本服务宫中的“九卿”,这时成了尚书省的执行单位,所以又设立了“内侍省”“殿中省”“秘书省”,取代原本九卿管理宫中事务的功能。秘书省管天文历法,殿中省管皇帝生活相关事项,其他的就由内侍省负责处理。“内侍省”由内侍组成,成员都是宦官

汉朝的制度中,“大司农”管国家财政,“少府”则是管皇帝的私人账户,两者是明确分开的。在唐代,这两个单位被并成了“太府”。

历史上唐朝的县官,唐朝县里的官员-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的县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的县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政事 尚书 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