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诗句中的唐朝历史典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诗句中的唐朝历史典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列举唐朝和亲的民族、典型事例及历史作用?
唐朝和亲故事最为典型的就是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吐蕃。和亲发生在公元640年贞观14年,李世民封宗室女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15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了吐蕃王松赞干布的王后。公主入藏时带去工匠,书籍,药品等,发扬和传播了中原文明,加深了汉***民的友谊,使汉藏避免战争和平友好。
唐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对外战争?
立国打突厥,薛仁贵打***,灭亡铁勒杀十万,灭亡百济,高氏高勾鲡,打日本,唐玄宗打***,在克什米尔砍修一年的藤桥阻止***援助,打云南的南召国,后期东罗马帝国派几十次要求派十字军
公元667年8月27日,朝鲜半岛南部的熊津江口,和往日一般的风平浪静。此时此刻,倭国的一千艘战船在其统帅,阿倍比罗夫、庐原君等人的率领下,联合陆上的百济军队合军近五万人,气势汹汹的杀奔熊津江口而来。
白江口之战参战方与兵力:唐朝,新罗联军,其中唐军七千人,战船170余艘,新罗军五千人;倭军四万二千人,战船八百余只,百济军五千人。
此时的大唐国势鼎盛,北逐突厥、西平高昌,正是甲兵日精之际。反观倭国,在天智***的推动下,刚开始大化改新,甲兵组织还很粗糙,不过是各地豪族纠和起来的乌合之众。其次便是海战中最重要的装备~战船。不幸的是倭军不仅单兵素质差,战船和唐军相比,那种代差是不可想像的。唐军战舰170艘均是艨艟、楼船。船高三层,巨大无比,堪比七世纪的海上航母。艨艟则包裏牛皮,用于冲撞敌船。而倭军虽有千只战船,可相比之下,却是很寒酸。长不过20米,宽仅7上小,与唐军巨舰一比,简直就是小渔船。双方接战后,再次体现了唐军的船坚炮利。倭军的渔船一只接一只的被唐军包围,击沉,扰如一场***。
倭军主帅不讲究战术,一味命战船拼死前进,仿佛只要勇气可嘉,就能吓退唐军,上演了史上首次玉碎作战。《新唐书》载:唐军与倭军接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日本书记》写到:日本水师舍身突入唐阵,唐军从容左右还击,纵火焚日船。须臾官军败绩,赴水溺亡者甚众。
倭国数万大军算是彻底报销了,百济复国的梦想也化作了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了!
白江口之战的战斗过程是短暂的,却影响了日本近千年,一千年间日本再不敢向中华叫板,历史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国家强盛,科技发达,国防有力,才能铸数百年和平之盾。
唐随隋制,实施府兵制。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但到了唐朝后期,战事增多,服兵役时间增长,许多人不愿意去当兵了,在天宝八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实施募兵制,以此来缓解国家兵源不足的问题。但募兵制缺点是造成士兵只知将帅,不知朝廷的问题,这是唐朝中后期藩镇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中原大统一农耕王朝与西北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唐朝也不例外。唐初与东、西突厥的战争,吐谷浑的战争;唐初与高句丽的战争,与吐蕃争夺***、青海的战争几乎纠缠整个唐王朝;唐中期开始与奚契丹一直延续征战,唐中后期唐与回纥的战争;唐中后期与南诏的战争。
唐朝中期与大食争夺西域控制权之战,可惜有怛罗斯之败,此战对唐朝、***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由于国内局势紧张,后期安史之乱爆发,无力顾及西域,大食逐步蚕食唐帝国对西亚的统治。
另外还有最神乎其神的“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的传奇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诗句中的唐朝历史典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诗句中的唐朝历史典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