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

kodinid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2. “安史之乱”是什么典故?
  3. 请问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4. 安史之乱过程?

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视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由安禄山发动的推翻唐王朝的叛乱。安禄山后来被自已的儿子杀死接替了叛军首领,但是由于其领导能力严重不足又被大将史思明夺取了权力,因此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摧毁了唐王朝的社会经济统治基础,是唐朝从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导致国家内部蕃镇势力崛起,时常发生叛乱,国家外部強敌入侵民不聊生,直到唐朝灭亡

由安禄山丶史思明发起的叛乱,后人称之为安史叛乱。受到杨贵妃宠爱的安禄山,不思感恩,反而拥兵自重直至谋反,给唐朝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杨玉环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o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作为主导向当时的唐朝发动的政变,目的是从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由此造成了混乱和动荡,所以称为安史之乱,这也是唐朝从强盛转向衰败的一个转折点。

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视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史之乱”是什么典故

安史之乱”中的安是指的是安禄山,史是指的是史思明。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扩展资料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视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

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

安史之乱战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唐德宗任用杨炎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

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发生了持续5年的奉天之难战争。

最后虽叛将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请问安史之乱是什么意思?

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安史之乱过程?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叛军迅速攻占长安、洛阳,唐玄宗逃亡四川,官兵逼杨贵妃自缢,唐肃宗即位。

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趁机收复长安和洛阳。

史思明降唐,后史思明再次反叛,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击败史朝义,部下发生兵变,史朝义被部下所杀,安史之乱结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安史之乱讲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安禄山 安史之乱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