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银在明朝的历史价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银在明朝的历史价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
至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朱载垕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而隆庆元年这条“银钱兼使”的法令,其重要性在
于,它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并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同时又以法的形式将城市工商的地位、权利固定下来。
明朝为什么依赖白银?
明英宗时***开始承认白银为法定货币,到明朝后期,***税收只要白银。明清时期,民间有藏银的习惯(得到的白银不是再进入流通领域,而是做成金属器皿收藏起来或者埋入地下),所以再多的白银进入中国,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这种官方和民间对白银的衷爱和中国本身白银产量低下的现实,使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白银。
古代一千两银子标准?
题主确实有所不知了,一两银子在不同朝代的重量也不一样,东汉的“两”很轻,一两不到15克,唐朝的“两”很重,一两超过40克。而现在古装电视剧根本不够还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困惑。
一千两纹银有多重?
在东汉时期,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就是15*1000=15千克,这个重量一个人完全OK啊。而放在唐代,一千两银子重量可能就是40*1000=40千克,这重量一些女生就不行了呢。
譬如说古装电视剧里,皇帝赐银5000两,紧接着就有一个小太监托一张木盘子出来,盘子上码着一锭一锭的银子,耀人眼花。
现在比较多的是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一千两就是660800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一千两即4130000元;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一千两即2065000元;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千两即924000-1848000元。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银在明朝的历史价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银在明朝的历史价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