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是谁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文则原型是三国哪位人物?
  2. 曹洪和徐晃单挑谁会胜?
  3. 民间传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

文则原型是三国哪位人物

三国演义文则是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与张辽、徐晃等合称为五子良将。早年攻吕布,破袁术,御张绣,拒袁绍、征刘备等,战功赫赫。后在樊城之战中因水灾向关羽投降,以俘虏身份辗转落入东吴手中,受尽屈辱。归魏后遭到曹丕嘲讽,于禁羞惭怨恨,终病发而亡,谥曰厉侯。

曹洪和徐晃单挑谁会胜?

按三国演义来评,曹洪是诸将之中较年青的将军,血气方刚刀快,能步战,箭术还不错,有过抢战袍比赛射,箭朮在徐晃之上,描述的几个战斗,步战用拖刀计砍了一员黄巾将领,与马超打了四十回合刀法渐乱,与张绣打成平手,只能以马超做参做,徐晃与马超也抵挡了四十合,马超是战败张郃沒憩再战徐晃,曹洪是在马超激战多时接住四十合,就可以判断,徐晃老练成稳,洪年青敢拼,有步战加箭术优势,两人不分上下,单凭马战,徐晃微高。

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曹洪和徐晃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不过两个人没有直接交过手,所以只能从他们和其他人的交手记录来推测一二。

而最好的比较对象莫过于马超和许褚,在渭水之战时马超和许褚曾经大战二百三十多合难分胜败,两个人的武艺应该差不多。在曹操劫持汉献帝移都许昌之时,徐晃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让曹操动了爱才之心。而在潼关之战马超追杀曹操时,曹洪曾经和马超大战四五十个回合,结果是渐渐气力不加,刀法散乱,敌不住马超,幸亏夏侯渊赶来,曹洪才得以幸免。

曹洪为了救曹操,肯定是拼死一战,全力出手结果还是不敌马超,显然是不如徐晃和许褚战平这个结果,所以从这个交手表现来看,徐晃要强于曹洪。

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一点也可以从濮阳之战得到印证,濮阳之战时曹操曾经命曹洪迎战臧霸,结果是“战之不利”,曹洪要略弱于臧霸。而臧霸曾经和乐进交手三十多合战平,在和张辽一起归顺曹操以后表现一直不如张辽,所以臧霸的水平大约是和乐进相当,但是略弱于张辽,比徐晃显然也要略逊一筹,曹洪自然也是要比徐晃差着一些。

另外在铜雀台之会时曹洪和徐晃都表演过射箭,曹洪是一箭射中靶心,而徐晃则是射断了柳条,在诸将中表现最佳,曹操这众人“无不称羡”,所以论箭术徐晃也是比曹洪要强。

所以综合来看,徐晃的武艺和箭术都要比曹洪强,单挑的话稳占上风。

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邀

曹洪和徐晃属于同一个阵营,不可能生死相搏,要说两个人谁技高一筹,只能看看两个人的战绩了。

一、曹洪 曹洪是曹操从弟。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二、徐晃 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 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公元196年,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靠曹操。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操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在曹操军中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官渡之战中烧毁袁绍的后勤粮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节钺,食邑3000。

比较了两个人的战绩,个人认为徐晃应该技高一筹,他是曹魏顶梁柱式的人物。

答: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操已经给出答案了。

曹操让曹洪和徐晃带兵支援钟繇,据守潼关,10日为限,10日之内丢失潼关,斩你俩;10日之后丢潼关与你俩没有关系。马超挑战,曹洪不忿,三番五次地要去战马超,徐晃怕曹洪上当,拼命地阻拦!第9日,徐晃在清点粮草辎重,马超又开始挑战,曹洪领兵出关与马超大战,结果上当了,被韩遂突袭夺关,徐晃和曹洪被打的抱头鼠窜……幸亏遇到了曹操稳住阵脚。

曹操当时就要杀曹洪,“我给你10天的时间,结果你第9天把关给丢了,你是什么意思?说你没守吧,你还坚持了9天,说你守了吧,你还是把关弄丢了……。曹洪年幼暴躁,徐晃你须晓事?!曹洪不行,徐晃你应该行呀!”曹洪都命悬一线了,结果,徐晃落井下石,如实地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推出去,斩了!众将士纷纷告免,这才保住了曹洪的小命。

因此,在曹操的眼里,徐晃至少是要比曹洪强的多……。曹洪也不白给,终于在汉中大战中,成功地摧毁了马超和张飞,怒斩吴兰、雷铜、任夔,把马超和张飞打回了原型,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民间传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真的,但是,并非整个荆州,而是赤壁之战后东吴占领的南郡部分。

赤壁之战前,刘备客居荆州刺史刘琦处。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

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控制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南郡之役”周瑜重力攻取曹仁驻守的江陵,曹操退居北方,曹仁孤立无援抵抗不住,退守襄阳。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得曹操占据的南郡部分,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南郡之战后,周瑜分南郡南岸地与刘备,刘备屯兵公安。

刘备占据的四郡地盘不小,位置不

(刘备占踞的四郡在曹操、孙权、刘璋、士燮包围之中)

佳。东、北有孙权,西有刘璋,南有士燮。 四面受围的刘备,完全没有开疆拓土的空间,于是刘备求助于孙权,借和曹操接壤的南郡部分。其时, 周瑜病故,鲁肃为东吴都督极力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理由是: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雄厚,东吴无力单独抗衡;二是可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孙权***纳了鲁肃的“联刘抗曹”的建议,把东吴控制的南郡部分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即增大了版图和曹操接壤,又阻止了孙权攻伐益州,可谓一箭双雕。刚巧益州的刘璋和汉中的张鲁矛盾升级,刘璋引刘备入川协助 ,刘备因刘璋杀了亲自己的张松为借口,趁势取了益州。自此,刘备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建立了蜀汉基业。

建安十九年,刘备得蜀后,东吴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入蜀要求刘备履约还地,向刘备索还南郡亦或是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以取了西凉再还荆州的借口搪塞推托,孙权于是自派三郡长吏上任宣示***及决心,却被关羽尽数逐回,孙权盛怒之下派吕蒙武力夺取,刘备从益州亦领兵五万下公安,派关羽到益阳与鲁肃对峙,双方剑拔弩张,陷入即将兵戎相见的关头,此时传来曹操攻取汉中的消息,刘备恐蜀地有失,迫于形势,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只好选择妥协将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了孙权请求停战,是为湘水和议,于是双方偃旗息鼓。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等。

(图片来自网络)

火烧赤壁后,曹操兵败回撤,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

刘备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暂借荆州屯兵抗曹,遭到周瑜张召等人反对,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地,理由是一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二是东吴新得荆州,恩信未洽,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上不及刘备,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借地于刘备有利于多树操敌,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

谁知刘备借荆州不过诸葛亮所设计谋,明借实占,根本无归还之意,用诸葛亮的话话说,荆州本是汉室疆土,原主刘表与刘备同室同宗,刘备已死,由刘备继承天经地义,根本轮不到他人染指。至于向孙权相借,不过是不想破坏孙刘联合抗曹的联盟,给孙权一个面子台阶,如果孙权识相,就永不相要,如果不识抬举来要,自然不给。

建安十九年,刘备得蜀后,东吴派诸葛瑾入蜀要求刘备履约还地,向刘备索还南郡亦或是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以“取凉还荆”的借口搪塞推托,孙权于是自派三郡长吏上任宣示***及决心,又被关羽尽数驱逐,孙权盛怒之下派吕蒙武力夺取,刘备从益州亦领兵五万下公安派关羽到益阳与鲁肃对峙,双方陷入剑拔弩张即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时传来曹操攻取汉中的消息,刘备恐蜀地有失,迫于形势比人强的现实。

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只好选择妥协将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了孙权请求停战,是为湘水和议,于是双方罢兵。

关于“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这句俗语已经说得太滥了!在世人的争论中,有说真的,有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今天,笔者也来说说,看看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么回事。

三国时期吴蜀之间的最大矛盾是荆州之争。从目前流传的各种记载来看,占主流的都刘备借荆州而不还的说法。也因此,才会出现日后的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走麦城、刘备夷陵之败等一系列围绕着荆州展开的战争。不过,按照最基本的思维逻辑,自家有的东西借给了别人才能称之为借,要是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属于自己,那哪来的借呢?那么,就在东吴大肆宣扬的分南岸之地以给刘备的时候,荆州属于东吴吗?

借荆州的出处最早应该是出自《江表传》,以吴人之口来说吴地之事,其中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因此,其中的论调只能是起到参考的作用,而起不到信史的作用。那么,借荆州这个说法究竟是如何被吴人炮制出来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荆州的归属问题。

荆州在赤壁之战前,由刘表担任荆州牧。刘表这个荆州牧虽然是董卓任命的,但是毕竟是汉朝的正式任命,因此,他的合法性不容置疑。汉朝自董卓之乱后,朝局混乱,军阀混战,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官员的任命权,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上任官员死后,其继承者往往都是他们的子嗣,如益州的刘焉传位与刘璋;孙坚死后传位给孙策,孙策死后传位给孙权;陶谦死后本来要传位给其子,可是因为他的儿子过于孱弱,才传给了刘备;刘表死后,传位给刘琮,后又由刘琦继承。这种做法,虽不合规矩,但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也没有人会反对。因此,赤壁之战后,刘备举荐刘琦做荆州刺史的时候,孙权毫无异议,因为荆州本来就是刘琦的。

赤壁之战时,从孙刘双方出兵的数量来看,好像是东吴出兵要多,其实也不尽然。东吴出兵三万,刘备出兵也有两万余人。曹操最后是败于水战,从表面上看是东吴出力多,但是这其中也有刘备很大的功劳在内。荆州水军主要分为了三部分,一在襄樊地区;二在江夏地区;三在江陵地区。曹操所掌握的主要是襄樊水军和江陵水军,可是在实战中,襄樊水军始终没有和江陵水军形成合力,这其中的原因是关羽率领的水军精甲万人和刘琦率领的江夏水军把襄樊水军控制在汉江流域,始终没有和曹操的长江水军合军,这就形成了江陵水军单独对战东吴全部水军,自然不敌。

曹操败退后,周瑜率领军队根本就没有在陆上追击曹操,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夺取南郡,在陆上率军追击曹操的是刘备单独一军,战役主要集中在华容一带,这就是后世《三国演义》中华容道的故事原型。所以说,赤壁之战确实是孙刘两家联合作战取得的胜利,不应该把功劳全部记在东吴头上。

赤壁之战后,作为刘表继承人刘琦的监护人,刘备收取荆州旧地无可指责。周瑜率军攻取的南郡虽然被曹操占据,但从法理上说应该也是刘琦的地盘。东吴攻取后,按理说应该还给刘琦,刘琦给予东吴补偿才是。不过此时是乱世,东吴攻占后,刘琦和刘备也无可奈何。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为南郡就应该归属东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大臣徐晃简介历史原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刘备 荆州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