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围棋的历史与起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围棋的历史与起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围棋许仙是哪国的?
1 围棋许仙是中国的。
2 围棋许仙是中国的,因为围棋是中国的传统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许仙是中国围棋界的一位著名人物。
3 围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围棋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
因此,围棋许仙作为一位围棋选手,自然是中国的。
围棋许仙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据说许仙是唐朝时期的一名聪明才智、精通围棋的高手,他曾经和许多人下棋,取得无数胜利,被誉为“围棋圣手”。许仙的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许多围棋爱好者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
围棋是如何判定胜负的?
围棋中是以所围的交叉点多少来定胜负的,交叉点就是棋盘中的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相交所得的19×19=361个点,专业术语中称这些点叫“目”或“子”,最后哪边的目数或子数多,哪边就获胜。但是一般来讲黑方先行要向白方贴出7.5目来平衡先手的优势,就是说最后白方要加7.5目和黑方相比。注意,此时的“目”和“子”和前面讲的意义不同了,这里的“目”和“子”是指计算胜负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哪一种均可,意义一样。 先说“目”的计算方法:双方的目数之差,如黑方180.5目,白方180.5目,结果就是白方胜出7.5目,因为黑方先行要帖子7.5目。 再说“子”的计算方法:交叉点的一半是180.5+3+3/4 (7.5目的一半),若一方超过此数算胜出,胜出的子数为该方子数与180.5+3+3/4之差,同上面的例子,即白方胜出3+3/4子。
围棋之目的为双方用棋子争夺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终局后,一方棋子所占之点及所围之空点为该方所得之点,黑白子之间的空点为双方各得其半。得点多的一方为胜。对局结束时首先提出弃着的对方为收后方。如黑方收后,则黑方收后之1点的价值应视为黑先白后平分,简称黑收后减1点。为平衡先行之利,使对局公平,通常要求先行方作出补偿,成为贴先,贴先数由比赛组织者确定。本比赛***用贴6点半,任何一方均可随时自行认输,这个时候棋局就此立即结束了。
围棋计算胜负分中国规则和日韩规则。
在中国规则中黑目数超过184.25子即胜,而白只需超过176.75子即胜。通俗来说为白棋177子为胜,黑棋184.5子为胜。
中国规则是贴3又3/4子的规则:第一步,把死子捡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数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点为单位)。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
在日韩规则中白棋178为胜黑棋184为胜。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一般判定围棋胜负的方法有三种。
1、比目法
比目法是中国最早的判定围棋胜负的方法。围棋东传日本是在唐代之前,因此日本一千多年的围棋历史里,始终是以比目法作为胜负的计算标准。后来围棋由日本传往世界各国,比目法也随之流传过去。
因此,世界各地判定围棋胜负的方法也***用的是比目法。由活子所围成的空点就是目,1个空点是1目。一盘棋下完之后,看谁围的空点较多谁就获胜。目也称为“路”。比目法的特点在强调棋子的围地效能,没有围到空的棋子称为单官,在比目法里单官完全没有作用。
2、数子法
数子法比比目法有一个明显的优越之处,那就是死活可以用提取来证明。数子法的计算标准是把和棋所有的活子加起来,看谁活的棋子多谁就是胜利者。
3、计点法
从表面上看计点法与数子法没什么两样,也是以棋盘总点数361为准,谁超过半数谁就获胜。一块活棋中,棋子是1点,空也是1点。道理和数子法完全一样,但是计点法要较数字法精密些,计算时不会破坏棋形,也容易查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围棋的历史与起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围棋的历史与起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