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有趣的历史故事3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有趣的历史故事3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知道明朝有关牛黄的故事吗?
千金易求,牛黄难得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有个姓葛的乞丐。有一天他来到江西景德镇的荒郊野外,突然中了温邪。只见他周身发热,烦躁不安,出现了神昏谵语颠狂状。
他自觉口干舌燥难忍,一时却又找不到水喝。他用手搭棚举目四望,见前面路边有两口大粪缸内容物大不一样,一个缸中龌龊不堪,一个缸中却清澈如泉水。葛乞丐顾不了许多,掏出自己的讨饭碗往清的那个缸中舀了满满一碗,咕嘟咕嘟地猛喝下去。喝完这碗水后,他感觉这碗水甜如甘泉,沁人心肺。葛乞丐喝完水后,又迷迷糊糊地躺倒睡在树下。
第二天早晨,他一觉醒来,浑身上下轻松舒畅极了。他心里明白,这全靠喝下的那碗粪水的功力,可转念又一想,怎么这样清甜的水,会和粪便混在一起呢?其中定有缘故,于是他好奇地折了一根树杆,在那粪缸里掏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从中缸中捞出一副牛肠肚来。他用水洗了洗,又除掉肠肚上的腐烂物后,见露出了一颗鸡蛋大小的***结块。葛乞丐认定这是一块宝药材,他赶忙装入内衣,满心欢喜地下山去了。
原来葛乞丐得的是一颗上等的好牛黄。牛黄具有熄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助消化,缓泻作用。后来他用这颗牛黄治愈了好多好多人的瘟疫、惊痫中风、疮疡肿痛诸症,一时声名大噪。
牛黄就是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或肝管的结石,具有清心、祛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是几千年来历史所证明疗效确切的传统中成药物。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宰牛取得,获得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二,因而弥足珍贵,故民间素有“千金易得,牛黄难求”之说。
三苏祠有哪些趣味历史典故?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祠中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三间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正值八月中秋时节,园内,金银月桂争艳吐蕊,香溢满园。启贤堂后为木***山堂,据说,苏询偶得木***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拖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赞其“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着,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中峰,而岿然决无阿附意。”木***山峰昭示着不朽的道德精神和高风亮节。
三苏祠内楹联众多,后代的文人带着崇敬和赞叹来仰望着三苏祠内的三苏父子。清代楹联家梁章钜《楹联丛话》云:“眉州三苏祠中,楹联林立,殊少佳构。惟大门有张鹏翮一联,最为大雅。”可见,张鹏翮一联,是清代三苏祠楹联中写得最好的一联,实为三苏祠楹联之冠军。
三苏祠,是祭祀苏氏父子三人的祠堂。这祠堂原是苏家故居,元代改为祠堂,历经明清二朝,曾焚毁于兵火,又多次由官方修缮与重建,民国一度改名为三苏公园,千年来香火不断。
大约是苏家兄弟二人少年登科、名动京城的故事太传奇太让人艳羡,在明代,还传说如果三苏祠中莲花并蒂而开,就是有人登科之象。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有趣的历史故事3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有趣的历史故事300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