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明朝明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明朝明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经历了几朝几代?
回答:1368年大明王朝由平民皇帝朱元璋灭元称帝,历经洪武、建文、永乐等十二世,传十六帝,1644年农民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至此历时296年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由满族人努尔哈赤建立的大清王朝。
大明王朝发生了许多对中国以后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如迁都北京、终结丞相制、俢编《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等,但王朝末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败,最终为清朝末年后的苦难中国,埋下了窝根。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一共历经16位皇帝,但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先后两次在位(年号分别为正统,天顺),所以一般公认明朝是十七朝(不算南明时期和明郑时期),但明朝皇帝中有四对兄弟-明惠帝朱允炆和明仁宗朱高炽,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所以从朱元璋到朱由检一共是十二代
明朝早期、中期、晚期是怎么划分的?
1、明朝早期:开创与进取期。这个是从明太祖到明宣宗。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国到宣德十年(1435),67年。
2、中期,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130年。
改革时期,从隆庆元年(1567)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15年。
3、晚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庚戌之变是怎样的,是否是明朝的第二大耻辱?
私以为明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才算大明朝的第一大耻辱!
当然除去明末亡国之辱,“土木堡之变”绝对称得上是明朝的第一大耻辱,那么“庚戌之变”当之无愧是第二大耻辱。
“庚戌之变”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距离“土木堡之变”(1449年)已经过去101年。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是吉思汗十七世嫡孙,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的孙子,为了对抗瓦剌部落,一直希望明朝开放边境贸易,结果被明朝拒绝,派出的使节也被明朝所杀。俺答汗恼羞成怒,率军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后又进犯怀柔、通州等地,一时间京师***。
当时北京城内禁军仅四五万,还有不少老弱兵丁,嘉靖帝急令守城,并飞檄传令诸镇出兵勤王。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七镇先后五万余人驰援京城,但是都不敢与俺答汗一战。朝野上严嵩、大将军仇鸾也令将士坚壁勿战,听凭俺答兵在城外掳掠,以至俺答兵一度攻至东直门、德胜门。后来俺答汗放回了俘虏的宦官杨增,手持书信回复明廷,称“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要求放开边境贸易。
嘉靖帝问计于群臣,大学士严嵩主张“抢够就走,不足为患”,礼部上书徐阶反对听之任之,主张派人先让俺答汗退兵,再商议边贸事宜。嘉庆帝***取了徐阶建议,派出杨增等人前往和谈,“庚戌之变”以明朝答应放开边境贸易、俺答汗退兵告终。嘉靖帝深引以为奇耻大辱,对阁臣说:“外域之臣,敢于我前带信坐观城池,可欤?不一征诛,何以示惩!”严令加强边防。
事实上明朝在第二年(1551年)仅开放了大同马市,俺答汗在此后二十年经常南下抢掠,最终在隆庆四年(1570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部落归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安宁。
“庚戌之变”促进了蒙、明贸易的正常化,另外影响更加深远、持久的走西口人口大迁徙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但是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明朝事实上的政治***、军事衰弱,最终走向末路。
先谢谢邀请!
庚戌之变确实算是明朝第二大耻辱,明朝的第一大耻辱肯定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
庚戌之变发生在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蒙古鞑靼的俺答汗想让明朝扩大和增加边境贸易,明朝和蒙古自土木堡之变后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因此嘉靖帝自然拒绝俺答汗的要求还斩杀了使者,所以俺答汗大怒率军侵犯大同,企图用武力达到目的。
大同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奋死抵御俺答汗战死沙场,而宣府和大同两镇总兵仇鸾怕死畏战,重金贿赂俺答汗,请求俺答汗再勿侵犯大同和宣府两镇,请他移兵东去,于是俺答汗拿了钱就真办事了,鞑靼军队从古北口攻入京郊附近。
看到这里就要明白连明朝军方***像仇鸾之辈畏战怕死,所以鞑靼军队还会对明朝手软吗?
而这位仇鸾因为早早得知俺答汗入侵北京的消息,所以他能在第一时间率军进京救援北京城,被昏庸的嘉靖帝认为忠肝义胆,拜为大将军,总督天下各路勤王援军,全面负责抵御俺答汗。
在看这里嘉靖帝拜仇鸾为大将军,而这个仇鸾可是贪生怕死之辈,用这种人去抵抗鞑靼军队,就可以想象当时明朝内部官员都有多么畏战怕死了。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计于内阁首辅也是明朝历史上的大奸臣严嵩,而严嵩更是畏敌如虎,他指使兵部尚书丁汝夔对鞑靼军队避而不战,任由鞑靼军队肆意在北京郊外烧杀抢掠。
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
丁汝夔因此会意,他下令京郊各关隘不可轻举妄动,并指示仇鸾也要坚壁不战,不发一失。仇鸾本来就是畏战之人,他本不想与俺答汗交战,更何况还有了兵部尚书丁汝夔的指示,仇鸾则更加名正言顺的怯战。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军俺答率军入古北口,兵临城下。首辅严嵩,不准诸将出战,一个星期在大明的眼皮底下杀烧抢掠,无人可挡丢尽了一个大国的脸,耻辱那!绝对的耻辱
明朝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亡国之路制度吗军事还是皇帝请诸位解答?
易[_a***_]说过,明朝走向亡国,如果非要找个根本理由的话,那就是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明朝是朱家人自己的天下。朱元璋的儿子的俸禄是朝廷最大官的几十倍。这也导致官员心理不平衡。
在朱元璋在世时,他能震慑住贪官污吏,但是随着帝王更替,明朝官员***成了公开的秘密。反正你朱家人都是***在养,我工资还这么低,那我不***一点也对不起自己,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成风,可是官员也不傻,都知道***是个掉脑袋的活。虽然现在皇帝不问不罚,要是哪一天以此问罪,那还不是一抓一个准?于是官员们开始报团在一起,大家都不干净,那不如抱团取暖,那彻底的把皇帝放在了士大夫的对立面。后期的东林党甚至成为了***分子***地,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当然明朝灭亡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作为汉人最后一个正统朝代,许多人对大明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我认为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灭亡都是必然。明朝的灭亡也不例外,我认为明朝的灭亡分为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一,根本原因。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世袭制,皇帝只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儿子的素质是良莠不齐的,如果太子都像朱元璋的儿子朱标那样年轻有为,那么皇朝灭亡也许不会来得太早,可惜朱标也英年早逝了。明朝最后的皇帝崇祯帝也不能说他无能,他继位时本就年幼,加之他一开始并不是皇位的内定继承人,所以也没受过正规的皇位教育,尽管他也努力过,但是明朝还是在他手里灭亡了。
明朝还出过一件历史上很少见的事情,叫做夺门之变。本来明英宗皇位坐得好好的,结果在一次进攻瓦剌的过程中被瓦剌俘虏了,这一关就是好些年。弟弟代宗应急继位,英宗被放回来后弟弟不愿让位,又把英宗软禁了。后来英宗趁代宗病重时发起政变,又把皇位给夺回来了。这件事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可见皇位的更迭替换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二,具体原因。一个是君权削弱。据历史记载,明朝后期,君主的权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皇帝实际上只能作为幕后的决定者,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大臣商议,皇帝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其中。有人说皇帝掌握生杀大权,可以把不听话的大臣杀死。可有个很怪的现象,明朝的大臣似乎不怕死,皇帝杀了一个,剩下的一堆就会奋起反抗,总不能把大臣全部杀死吧。是哪个皇帝我也记不得了,他连立谁为太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哪像清朝康熙帝那样,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便是把太子废了也可以再复立,就是复立了也可以再废。各位想想,皇帝都不能当家做主了,底下的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倾扎,国家如同一盘散沙,灭亡不是早晚得事情吗?
另一个原因是宦官专权。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这无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如英宗时期的王振和后来的汪直、武宗时期的立地皇帝刘瑾、熹宗时期的九千岁魏忠贤等。官宦把持朝政导致政治***,百姓苦不堪言,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导火索。最后,闯王李自成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万岁山,明朝灭亡。
总之,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有制度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必须经历的;也有军事问题,明朝与瓦剌的战争持续多年,中间皇位更迭也影响了国家的根基。后金日渐崛起,给明朝带来了极大威胁;也有皇帝的问题,明朝后期,皇帝不是沉迷***就是碌碌无为,加上官宦专权,权力被渐渐削弱,对国家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力不从心。以上种种,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明朝明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明朝明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