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佛像来源和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佛像来源和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雕刻佛像著名的唐代雕塑家是?
杨惠之,[唐]开元时雕塑家。生卒不详。吴郡(今苏州)人创作活动于唐***(713—741)年间。先曾学画,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初与吴道子同学绘画,师法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
杨惠之尤其擅塑罗汉像,首创将人物安排在山石背景中的样式-壁塑(亦称“影塑”)。
杨惠之在肖像雕塑上造诣很深,相传他曾为长安著名艺人留杯亭塑像,人们从像的后面就能认出是留杯亭。
如何鉴定唐代琉璃佛像?
唐代琉璃佛像鉴定方法:
1、面相饱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稳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7、鎏金泛红,具时期特点。
大雁塔历史典故?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
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
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的一座佛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建筑高64.5米,因形似飞翔的大雁而得名。大雁塔有一个关于佛经传世的历史典故。
公元7世纪,唐代大唐贞观年间,唐高宗派遣玄奘法师前往印度朝僧学习佛教经典。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历经三次西行东归,经过17年的奔波,终于将400多部佛经带回中国。
玄奘法师回到长安,唐高宗为他修建了大雁塔,用于存放他带回的佛经。大雁塔成为唐代佛教文献保存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现在,大雁塔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古迹之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遗产。
据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印度高僧三藏法师玄奘前往印度取经,途中遭遇艰险,被困于沙漠中。后来,他得到了一对大雁的相助,于是便把大雁带回中国。为了纪念这一情况,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长安城南建造大雁塔,以供奉那对相助过法师玄奘的大雁。
大雁塔历史典中有很多关于大雁塔的故事和典故,以下是其中一些:
大雁塔的建造: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文德皇后,下令建造大雁塔,以存放从印度传来的佛经。大雁塔最初建于公元652年,是为了纪念文德皇后而建造的。
玄奘法师: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玄奘法师曾经到印度取经,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他在唐朝时期曾多次到达长安,为了保存这些佛经,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建造大雁塔,以供佛经存放。
佛塔倾斜:据传说,大雁塔在建造过程中曾经倾斜,但是工匠们没有放弃,而是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来纠正倾斜。这些方法包括在塔底挖掘深坑、加厚塔基等。
塔内佛像:大雁塔内有许多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奘法师的佛像。这尊佛像高达10米,是由唐代著名雕刻家韩滉所雕刻的。
塔的修缮:大雁塔在唐代以后多次修缮和扩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一次修缮。明代的修缮使大雁塔更加稳固,也使它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之一。
这些故事和典故都反映了大雁塔在唐代佛教文化和建筑史中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唐代人民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佛像来源和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佛像来源和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