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简述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饰品特征?
  2. 明代饰品特征?
  3. 个旧锡文化的由来?

明朝饰品特征

明代首饰显得无比奢华。明代金银器工艺较之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细金银丝累成的金银器显得玲珑剔透,镶嵌珍珠宝石的金银器显得珠光宝气,锤蝶而成的金银器显很精细华贵,展示出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特点

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也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另外,由于狄髻(金丝发罩)的出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首饰的插戴之满,是明代女子的妆束特点。

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简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金银首饰业比之前代有重***展,出现了花丝工艺。花丝工艺是用很细的金银丝编织,堆垒成首饰,其上再镶嵌珍珠宝石,显得玲珑剔透,珠光宝气,非常精细华贵。

明代饰品特征?

奢华之色——明代金银首饰的特点

1.工艺繁复。与宋元相比,明代金银首饰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金银首饰工艺有锤鍱、錾刻、拉丝、累丝、掐丝、炸珠、镂空、焊接等。其中镶玉嵌宝的装饰方法更是在明代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制作出许多佳作。

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简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明代金银首饰题材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除传统的动物、植物素材外,明代流行将佛教道教题材以及戏曲题材用于金银首饰纹样。其中包括一些藏密风格的题材。这体现了人们追求消灾、祈福、辟邪的追求。

3.首饰类型增多。除簪、钗等,明代金银首饰的分类更加细化,大大小小的簪钗依据插戴位置的不同而各有名称。

个旧文化的由来?

个旧锡文化扬名世界,素有“锡都”之美誉!

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简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近考古发现,早在2200年前的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个旧的***矿、冶金技术已相当发达。《汉书?地理志》记载 :“贲古,北***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据考证:贲古,即现今的蒙自、个旧一带。此后,个旧***矿在史书上默默无闻,难见其踪。然而,其锡文化的积淀却从未停止,越积越厚。

个旧已有300 多年的锡工艺品历史,最初的锡金属工艺品可追溯到明朝,清朝也有过锡金属工艺品的兴盛时期。早期的锡工艺以实用为主,如香炉、烛台、油灯、酒具、茶具等,其色似银、光亮如镜、光彩耀眼、富贵高雅及具有防腐、耐磨损、不破碎等特点.在我国丰富的工艺品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1740年,锡金属经过朝廷的批准由滇、黔、川三省收购,与铜一起铸造成'青钱'。'青钱' 既是货币起流通作用,同时又是一种金属工艺品。民国初期,在个旧有一条闻名的'锡行街',汇集了个旧大多数锡器生产作坊,店铺,总数达几十家,从事锡器制作的工匠超过百人。当时制作的产品主要是酒杯、酒壶、茶壶、茶筒、烛台、香炉等各种日常生活类器皿用具和各种鱼、虫、鸟、兽等动、植物饰品。在这些产品中不乏上佳之作,其中饰品'关云长勒马望荆州'曾获巴拿马亚太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锡金属材料被国家纳入战略物质而统一调配,受原料的影响,锡金属工艺品的发展也几经兴衰,锡金属工艺品的生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进入八十年代后,锡金属工艺品的生产由于原料的放宽而逐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在,个旧共有锡工艺品生产厂家5家,从业人员400余人,年锡金属消耗量达 30吨以上,形成的锡金属工艺品产值近10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国。

现在,一些现代生产工艺技术被引进应用到锡金属工艺品的生产中,锡金属工艺品的品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锡金属工艺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个旧 锡金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