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背景

kodinid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这指的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国防?
  2. 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

"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这指的是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国防?

战国时期和维新变法时期都有。

这个是先秦时期的国防。

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历史上的国防:

先秦——变法图强,改革军制;奖赏军功,百家论兵

秦——巩固统一,筑路通邦;北逐匈奴修建长城;北逐匈奴,南征百越

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汉——汉匈和亲,文武并用;固边以防,出击匈奴;屯田耕守,赏功罚过

东汉——重击匈奴,再通西域;出塞千里,以骑逐敌

三国——器械为宝,重在攻心。

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

隋朝——集中军权,拓宽兵源;修城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古代战争如何记录将士的军功以分配功劳?

国家规模的战争开始后,敌军首级经常成为军功的计量手段。

秦汉时期

有着以敌军首级作为核对军功的章制度。秦国商殃变法,重视军功,规定斩敌人首级一个,赏爵一级。强调军功的制度使民众全心投身于战争,从而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师,奠定吞灭六国的基础。汉朝之时,仍保留着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作为军人论功行赏的凭据的制度。蔡琰《悲愤诗》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诗句,是当时以人头炫耀战功的真实记录。汉朝初年,以获首级数作为封候标准,霍去病初次上阵斩获二千二十八个首级,武帝却以二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是存了一些私心。而著名的飞将军李广,虽然用兵如神,威镇匈奴,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的威名,但运气不佳,首级斩获始终不能达到封候的标准,徒然令后人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位易老的冯唐也跟首级公案有关连,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战功卓著,匈奴远避,但因报功时少报了6个首级,便被捕判刑。冯唐认为赏罚不公,遂向文帝直陈,文帝便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后来苏轼在《密州出猎》时感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渴望能够为国立军功。

三国时期

比较盛行取敌方大将首级。最有名的就是关公温酒斩华雄,出战片刻,鸾铃响处,策马回营,掷下华雄之首级,此时所斟之酒尚温。并介绍张飞说:“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令曹军上下为之胆寒,这一句评语也成为后世评价勇将的重要标准。蒙古兴起,也有着按首级记功的惯例。有一些大战役***杀得太多了,提首级都会提得手软,便只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来报功。在神雕侠侣里面,杨过带领一帮侠士为郭襄祝寿,第一件礼物就是灭了蒙古大军两只前锋,割了几麻袋耳朵送给郭襄作生日礼物,作为杀敌之证明。此后首级仍然作为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明朝戚家军灭倭寇,几百颗头颅令当地不和的长官也无法掩灭其功;到了清朝,冯子材镇南关之役,清军也割了几麻袋的法军耳朵。

日本的战国时期

日本的战国时期,也时兴以首级记功。武士在战场上获取战功的重要行为“生捕”,即获取敌人的首级,按照首级主人的身份、知名度来评价战功的大小,这就需要对首级进行辨认,判断是有名武将还是一般士卒的首级,这一过程总称为“首级实检”,是对战死者的处置方法。首级实检的执行者一般是部将,有时由总大将亲自执行。最有名的当属源赖朝把着奥州美酒对源义经的首级实检。

西方古代

西方古代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偶而有着斩首级的行为,不过最常用的还是割耳朵。到了中世纪骑士制度兴起后,骑士的战斗多以俘获为主,借以获取对方的高额赎金,斩首级做法逐步消失。以首级计量军功也有其弊端,如夺人之功报为已有,以至于***百姓冒充敌人来报功等。并且首级携带不便,后期发展到用鼻子或耳朵代替。随着文明演进,逐步演变为军旗、徽章、权杖等较有象征性的物品。

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来了:那么这个杀敌数又是怎么计算的呢,杀急眼了,也不可能自己去计算杀敌数啊,那么士兵如果谎报又该怎么算呢?

经历过割耳朵等方式都不能解决计算军功问题,后来战斗双方开始成立一个督战队,就是在战场上拿笔的人,他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杀逃兵,另外一个就是计算战功,比如攻城的时候,打下城池后,哪些人在城墙上,哪些人就能获得战功。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说不公平但是,这样的方式能更加激励士兵,毕竟谁都想站在高位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功

中国人民***军功章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评定一次,通常由群众评议,党委(支部)和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必要时可由领导机关评定。评定后,庆功报喜,授奖,并授予军功章。

各国军队大都对军队立功人员设立授予军功章的制度。中国人民***建军以来,重视开展立功授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立功授奖制度。1963年9月总政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战时立功条例(草案)》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纪律条令》等军事法规中,都规定了立功的原则、等级、标准、批准权限、评定方法和奖励方法等。

中国人民***军功章即立功奖章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年评定一次,通常由群众评议,党委(支部)和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必要时可由领导机关评定。评定后,庆功报喜,授奖,获得立功奖章者,均发给总政治部统一印制的奖章证书,并将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存入档案。

从战国商鞅变法提出以首级记军功,以军功定爵位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计算军功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斩首一种

首级记军功也有两种形式,对于大头兵,也就是行伍中最底层的小兵来说,杀掉一个敌人之后砍下敌人的首级,如果活着打完这一仗,带着人头回军营报功。另外呢,也有那些比较鸡贼的,手比较快的割死尸的首级回来报功——当然,这两者都需要你在割首级的时候没有被其他敌人整死(自己人应该不用担心,大多数情况下用袍泽首级报功还是比较危险的一件事)。至于割取首级会不会导致行伍凌乱,给敌人以可称之击的问题,参考一下三国演义里汉中蜀魏对战时蜀军一边撤退一边扔东西时曹操赶紧鸣金,以及文丑的部队忙于抢粮食而被曹操击溃的案例,大家就能明白所谓令行禁止在古代是多难的一件事了吧。

对于高级军官来说,麾下所有士兵的斩首总数即为其军功。比如戚继光抗倭期间汇报的斩首XX级,就是戚继光的军功,朝廷按照斩首数量对军官进行嘉奖和晋升(发钱,封爵,升官之类的)。基本上,宋朝以后武将只能从斩首数中得到功绩,收复失地或者剿灭敌人这种大功劳一般是由军事行动的最高负责人(基本上都是文官)和监军(宦官)分享。这也是为什么杀良冒功在乱世军纪不稳的时候那么盛行,军官为了自己的权利纵容手下掳掠,一方面可以供养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攫取功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军工制度的变化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首级 军功 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