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有哪些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县令的升迁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多少县令?
  2. 唐朝县令是做什么的?
  3. 唐朝的县相当于现代什么?

唐朝多少县令?

按一个县一个县令统计,同时期有1557名县令上任。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唐朝县令是做什么的?

唐朝知县属于正七品比他大一级的属于从六品从六品包括 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的县相当于现代什么?

地区市。

李世民吸取汉朝分封制的前车之鉴,坚定地实行了“州县制”——注意是“州县”,不是沿袭隋朝的“郡县”。

这是因为李世民不仅吸取了汉朝的教训,还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他认为郡的分量不够,郡县两级不足以制霸大唐江山,所以***用州县两级。贞观十三年时,全国设州350多个、县1500多个。

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具有开创性的是,唐太宗把州分等,同样是州,要根据人口的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这就好比现在某些省的省辖市,同样是市,但是要分为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副厅级市、省直辖的县级市、地级市代管的县级市。

***取州县两级行政区划体制,对于政令传导、减少冗员、减轻赋税是件好事,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唐太宗在行政区划上又有了另外一项创举——“道”。

通过州、县管理地方,唐太宗还是不放心,于是依照山川地理环境,把全国划分为十个“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河东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这是十个道最开始不是行政区,只是监察区,由皇帝派出观察使不定期视察道内各州县行政事务。但是到了后来,“道”由虚向实,演变成了一级正式的行政单位,观察使成了地方行政长官。

随着“道”的建立唐代的行政区划就由“州——县”两级变成了“道——州——县”***。而这个过程,是不是与汉朝的“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

不仅如此,还有更精彩的、与汉朝极为神似的——唐朝在***取州县制的同时,还进行分封了!李世民分封了一批皇室宗亲为王,比如梁王李慎、汉王李贞、晋王李治等等。为了避免封国谋乱,李世民的团队想了几个措施,一是限制封国面积,封国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州县的面积;二是封国与封国之间不相

唐朝的县,跟现在的县有很大的区别!

唐朝县分为京(赤)、畿(望)、上、中、中下、下。

《通典.职官十五》:"***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

可以看出,京都旁边的县赤、望天生显贵。而一般的县就很苦逼,要按户数、土地的美恶论资排辈:唐高祖时期户五千以上为上县,二千戸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到了唐玄宗时期人口增长,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

《唐会要》:武德令。户五千以上为上县。二千戸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至***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戸数。

最高长官为县令,从正五品上到从七品下不等,下有县丞、主簿、县尉等辅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由县令的升迁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县令 唐朝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