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汉王赵王谋反真实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汉王赵王谋反真实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风华楚王的身世?
大明风华楚王是朱元璋第六个儿子楚王朱桢的儿子,世袭他父亲楚王的爵位,也当了楚王,在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起兵造反时,拉拢楚王,结果楚王没有听从赵王朱高燧而他跟随了汉宣帝朱瞻基,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只有跟随皇帝才是正路。
大明风华汉王被抓是哪集?
第41集汉王被抓赵王到宫中找朱瞻基,说他愿意当朱瞻基的耳目,并告诉朱瞻基,有几个老臣正在预谋造反。朱瞻基派锦衣卫循着地址去搜查,结果确有其事。太医从宫外运了一个男人送到胡善祥的寝宫,被锦衣卫当场抓获。朱瞻基质问胡善祥,胡尚仪揽下了罪责。汉王自知难逃一死,把小女儿托付给了于谦。
公元前230-221赵国的典故?
秦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大明风华》朱高煦是怎么造反失败的?
前言:《大明风华》是当下流行电视剧,引起了不少观众对明代历史的兴趣。历史上如何记载朱高煦造反失败的,成为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仁宗嫡长子朱瞻基以29岁的年龄,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宣德,史称明宣宗。
朱瞻基即位后,虽然深知两位皇叔久怀反志,但没有***取强硬的手段,反而以礼相待,重加赏赐。
这反而让朱高煦认为朱瞻基年少可欺,私下积极谋划夺取皇位之事。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经过精心的准备后,仿照他的父亲朱棣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准备举兵进攻北京。
这又是一场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只是这次与朱棣的靖难之役在过程和结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亲征平乱,稳定民心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朝廷大臣们意见却不统一。
这件事称为高煦之乱,又称为高煦之变,为明朝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事件。
***发生在宣德1426年八月,北京地震。汉王朱高煦谋反。
其派一名官员抵达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连夜逮捕官员上报朝廷。此后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以济南为应。并设立五军都督府,指挥王斌领前军,韦达领左军,千户盛坚领右军,知府朱睻领后军,朱高煦亲率中军。
御史李濬发现此事后上报,宣宗听后派中官候太赠书高煦,问起谋反的事,候太抵达后看见朱高煦傲倨不拜敕。
后宣宗敕兵前去收复,朱高煦兵败。
朱高煦败在不得人心,内心胆怯懦弱,临事狐疑,轻视宣宗年少即位,众人心未归附。他以为宣宗不会亲征。
后被宣宗炮烙而死,其子皆受牵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汉王赵王谋反真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汉王赵王谋反真实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