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排名

kodinid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将领历史地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将领历史地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明朝的文官地位高于武官?
  2. 陈遇、朱升、刘基、桂彦良、宋濂相比,到底谁是大明开国文臣第一?

为什么明朝的文官地位高于武官?

承蒙看得起😁️

看了很多大家之言,明代重文轻武的传统应该是吸取了前朝历代武将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教训,不委武人以大权重任,而由文臣加内臣(宦官)的组合节制将领。同时剥夺武将的后勤经济权利,防止名帅猛将培养只忠于将领游离中央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家军”。 (至于明中叶戚少保的“戚家军”、俞大猷的“俞家军”等几只军团与前朝家军武装相比规模都极小,几千人的力量对中央掌控的主力部队无法形成威胁。) 而且有明一代科举选官的几乎都是文官,通过残酷的考试层层选出的士大夫有强烈的天子门生优越感,对只会征伐杀戮的丘八极为轻视不齿,骨子里就想压过一头。于是各届首辅内阁绞尽脑汁改进制度严防死守将武将关进笼中,终于让包括将门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以文制武乃天经地义的“祖制”。 但不能一味的认为这种制度是错误的,现代社会各强大稳定的国家基本都是文官***,足以说明制约职业军人服务于国家机器是合理的。但明代后期的文官集团全面腐化堕落、目光短浅、党争内耗将武人视为奴婢,同时却又对关宁军、吴三桂等将门集团作大毫无作为,最终在烽火连天的明末,明庭的权威与明军的战斗力全都跌入深渊,神州生灵涂炭华夏元气大伤!

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排名-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土木堡之变的后遗症。明初的政治格局是出身科举的文官***,世袭和军功出身的军事勋贵集团以及直属皇帝的宦官系统互相牵制平衡。三者人员从政治成分来说也基本不同,避免了串联一气的可能。土木堡之变把军功勋贵集团一扫而空,一蹶不振。文官***独大后开始垄断治理权,后期几任皇帝想重建军功集团都没成功,正德皇帝甚至死的不明不白。

明朝从开国开始,便重文官而抑武官,武官一般受制于文官。

因为文官过分歧视武官,常常会引起的有的兵变也是,随便举个例子,万历十五年(1587)的郧阳兵变,这个黄仁宇先生貌似没说,但是挺有意思的。郧阳巡抚李材,“优青巾而严武弁,遣部卒供生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学宫”。

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排名-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位郧阳巡抚李材是文官,喜欢书生,不喜欢士兵,经常派士兵帮秀才们干活,这个大家都忍了,关键是他后来竟然把参将衙门要改为学生教室,厉害吧?堂堂的大明参将,正三品大员,仅仅次于总兵、副总兵,竟然连衙门都要被文官拆了,文官武官地位差异可见一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宋朝不就是因为重文轻武灭亡么,为何不吸取教训?

原来,根子还是在朱元璋

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明朝将领历史地位排名-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自己靠着一帮武将起家,一刀一枪打下江山,但他对武官是忌惮的,对文官则心里看不起。他自己就说过:“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非偏也。”(《明太祖实录》)

但他表面功夫做的很好,大兴科举,崇尚文教,重用文官,以此来实现“以文制武”,达到统治平衡。

为了明江山稳固。宋朝尚有武官当宣抚使(副国级以上明朝中后期竞没有武官可以总督的。左良玉封"平贼将军"竞然低于督师丁启睿和保定总督杨文岳。不知低于″平贼将军″的总兵以下将领能不能叫将军。

陈遇、朱升、刘基、桂彦良、宋濂相比,到底谁是大明开国文臣第一?

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是韩国公李善长

韩国公李善长也是明朝开国时期分封的六个公爵之一,也是唯一文官公爵(其余五个分别是: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更是第一任宰相(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是胡惟庸)。

韩国公李善长像

其余的只有刘伯温得到了一个伯爵,其他人均无爵位,这就是说明了他们在朱元璋、以及明朝开国时期文臣武将中的地位。

1365年5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的重镇太平,***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驾乘五千艘战船,沿长江东下,准备直捣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府。陈友谅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敌人来势汹汹,气焰十分嚣张,朱元璋急忙召集手下众将商议对策,众人早已心惊胆颤,六神无主,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据守钟山,还有的劝朱元璋干脆缴械投降。朱元璋拿不定主意,心中又一阵阵发虚,眼睛四下里转来转去,正好看见刘基站在那里,瞪大了眼睛,一言不发。朱元璋见状,招手唤刘基进入内室,还未等他开口,刘基就情绪激奋地说“主张投降及逃跑的应该斩首!”朱元璋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呢?”刘基长出一口气,说:“陈友谅心里没有一天不忘记您,现在大举顺江东下,乃是向我***。我们不能在这里示弱,只有坚决抵抗。常言道后发制人,他们远行千里来侵犯我们,既是疲军,又为不义,贼兵凭借人多势众,十分骄纵,我们只要静待他们深入,埋伏一队士兵进行截击,以逸待劳,就很容易打败陈军制伏敌人,成就王业,就在此一举了。”刘基的一番话,坚定了朱元璋抗击的决心,他***纳刘基的计策,***意派大将康茂才去向陈友谅请降,引诱陈友谅大军进入早已布好的埋伏圈中,将陈友谅打得大败。陈友谅丢盔弃甲,仅率几百名残兵败将,逃了回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
陈友谅吃了大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又出兵攻陷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率兵征讨他,就向刘基征询意见,刘基极力赞同。朱元璋于是率军沿江西上,攻打安庆。从早晨一直到晚上,攻打不下。刘基又向朱元璋献计,请求派兵直赴江州,直捣陈友谅老巢,于是全军放过安庆西上。这一招果然大出陈友谅所料,他匆匆携带妻子儿女逃奔武昌,江州守军便投降了朱元璋。朱元军队继续西上,兵临龙兴,守将胡美派儿子出城向朱元障表示投顺的意愿,但要求不要遣散他的本部人马。朱元璋有些不太情愿,想不答应,站在他身后的刘基察觉出来,忙用脚轻踢他坐的胡床朱元璋才醒悟过来,这关头可不能因小失大,就回覆了一封书信答应了他。胡美投降后,江西各郡听到风声,都相继归顺。
在此之前,刘基的老母亲去世,他因为正值用兵打仗而不敢声张,朱元障的军队既已节节胜利,取得天下指日可待,刘基便趁军务稍闲,请***回家安葬母亲。刘基正在家中守孝,当地少数民族苗军反叛,***了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人,浙东一带开始动荡。刘基赶到那里,帮守将夏毅对百姓进行安抚,又与平章邵荣等人平定了叛乱。方国珍一向畏惧刘基,也派人送信来表示吊唁。刘基回信宣示朱元璋的威名盛德,劝他与朱元璋合作,方国珍于是把贡品送到了应天府。张士诚投降元朝,让他的弟弟张士信当元帅,率兵攻打刘福通,刘福通抵挡不住,紧急派人到应天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接到消息,正准备亲自前往救援。刘基闻讯从家中赶回应天,面见朱元璋,劝阻说:“您现在还没有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也正伺机进攻我们,切不能轻举妄动。”朱元一心要救小明王韩林儿,对刘基的劝说没有听从,率兵赶去打跑了张士信。陈友谅闻知朱元璋大军出动,乘机围攻洪都。朱元璋对刘基说:“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几乎痛失大计!幸亏陈友谅进攻的是洪都而不是金陵,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就亲自率兵救援洪都,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一天交手数十次之多。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在一侧侍立这时陈军战船围了过来,箭如飞蝗,炮似火鸦,铺天盖地。刘基发现形势不妙,突然跳起来大喊,催促朱元璋换船。朱元璋仓猝转移到别的小船,还没坐定,就见一记飞炮从天而至,击中了他原来乘坐的船,船立刻被炸得粉碎。陈友谅在高处望见,以为朱元璋已死,十分欣喜,指挥士兵猛烈冲击。而朱元一方的军队乘机发射火炮,燃着了陈友谅的座舰,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都被活活烧死,陈友谅多赖左右保护,幸免于难。当时两军在鄱阳湖中相持,三天未决出胜负。刘基又劝朱元把军队转移到湖口,截断陈友谅水军的退路,陈友惊已穷途路,拼命进攻湖口,妄图逃脱。朱元璋全军发动,与陈军决战,陈友谅逃跑,途中被追兵杀死。这之后,朱元攻取张士诚,北伐中原,于是成就帝业,都如刘基所谋划的那样。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明王朝,改元“洪武”。刘基为朱氏平定天下、开创朱明朝立下了赫赫功劳,因此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表彰刘基的特殊功勋,朱元璋下诏免除了刘基家乡青田县的相税这是该地区唯一不加税的一个县,朱元璋对大臣们说:“朕要让刘基的乡里世世代代把这当作美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将领历史地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将领历史地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朱元璋 陈友谅 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