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考甲劵历史明朝兵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考甲劵历史明朝兵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最多兵力时是哪个皇帝?
是明成祖朱棣。
起初,为了防御北元军队,朱元璋保持了110多万军队。截止朱元璋去世时,明朝军队的数字已经达到了170多万。朱棣在位时期,由于五次进攻蒙古部落,南方又和交趾长期作战。明朝军队的总数上涨到了220多万,这是明朝军队最多的时期。
明朝算世界性帝国吗?
导读: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是经过仔细查询才发现世界性帝国不是一个特定称谓。所以世界性帝国我们可以灵活理解为当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帝国,通常表现为幅员辽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帝国。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来看一下大明王朝是否具备这个条件?是否可以算世界性帝国?
如果按照明朝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代来看似乎只有奥斯曼帝国可以与之匹敌。曾经强悍以是的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以及波兰-立陶宛都已经雨打风吹去,横跨亚欧的沙俄和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西欧诸国逐渐强大。下面我们从明朝版图、财富总量、人口、航海能力以及军队战斗力等各个因素做下一评测。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在明成祖朱棣时版图达到巅峰,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虽然没有西域,但是在奴儿干都司的外东北以及三宣六慰的缅甸地区的领土都超出现代版图的国界。如果不算西班牙日不落殖民帝国,那么大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盛的国都。
古代人口普查是个艰巨的工作,因为在古代人口数量往往和丁税挂钩。所以导致人口普查数量是真,如果按照《明实录》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已经达到6000万。如果加上遗漏的估计得在8000万,当时世界上全球人口虽然没有权威的数字但是不会超过两亿。也就是说大明王朝在自己的土地上养育了当时全球半数的人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明朝的军事力量:明朝击溃元朝建立大明王朝除了元朝***导致战斗力下降以外,明朝军队强悍的战力和以神机营为基础的热兵器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明成祖驻地时期,热兵器成建制的组建。明军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铁血悍勇都远超其他各国。尤其是在明成祖阅兵时,包含步骑兵、神机营的演练把在坐的27国使节都看呆了。更何况以郑和为首的远洋船队纵横大洋,步国威于海上。
从这几方面来说,大明王朝作为世界性帝国是妥妥的结果。
在历史上明朝绝对是当时世界上军事第一强国,就世界范围而言,这个第一也是当之无愧的。首先它拥有号称最多的军队,有将近三百万,其次它拥有最先进的装备,明朝军工是很发达的,甚至领先世界,每个士兵手里都有枪,每个营都有先进的大炮二十门,精锐部队还有手雷、火箭等装备,大刀,弓,弩,配备都是很全的。
大明有一支力量超强的水师,三百年未曾遇一败,明朝的水师威力震慑世界。
大明之所以有这么先进的军事力量,跟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创立的“卫所军”制度有很大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用军屯保障士兵自给自足,他们一部分守城,一部分种地,特点是封闭、保守。朱元璋设立卫所制跟明朝当时历史条件适应,明初有很多闲置土地,***必须得给这些土地来个重新分配,于是直接划归部队,这样军粮就有了保障。
大明帝国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在鼎盛时期的明朝国力强盛、军力强大、声威远播、万国来朝,凡是有不服的只有一个字打。蒙古人不服,被打的远遁大漠,日本人不服,被打的闻风丧胆,西方殖民者不服,被打的抱头鼠窜,可以说谁不服就打谁,连元朝都打不下的越南也同样被明朝灭了。
谢邀:元朝版图辽阔,明承其大统,将其残元蒙追赶北方沙漠里,明太祖1368年建立明朝,其皇子朱棣驻守北京,武镇北方。明太祖驾崩南京,1402年靖难之变,得势夺侄子建文帝之位,世称明世祖,年号永乐,延续其父盛世治国,国强民富,周边小国俯首称臣,北征元蒙,南讨今越南北部。六下西洋,显赫之势,一时举世无双,是中华民族伟大强盛之时。
明朝算世界性帝国,我们来对比一下当时世界其它地区都在做什么。
欧洲。1347年到1350年属于欧洲中世纪晚期,饥荒、瘟疫和战争无处不在,1337展开的“英法百年战争”打了116年,横行欧洲的黑死病更是杀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欧洲人。直到15世纪末以后欧洲才慢慢崛起,那已经是明朝后期了。
俄国。钦察汗国同治下的俄罗斯地区1380年莫斯科公国与钦察汗国开打,经过一个世纪才彻底实现名族独立。
东罗马帝国。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年建国,明朝初期的奥斯曼帝国正在扩张,独自面对欧洲,1402被帖木儿帝国打败。
中亚。帖木儿崛起,吞并了西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强大的帖木儿帝国疆域以现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了中亚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但即使其如此强大也不得不对明朝称臣。
而大明王朝疆域辽阔,郑和七下西洋,强大的实力已经被世界所知。
为什么明朝的军队从建国到灭亡战斗力一直很强?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出自《后汉书》中的经典名句,在今人看来似乎同样适用于大明。
不论是横扫倭寇的戚家军、金戈铁马的辽东铁骑还是横行四海鲜有败绩的大明水师。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即便是朝纲大乱、刀兵四起的明朝末年,明军的战力仍是足以称雄一方的存在。其中原因青史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卫所制”作为有明一朝一直贯彻实行的军事制度,在战争中为明军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与以往朝代从百姓中征召士卒不同,朱元璋开创了这样一种半民半军的职业军人制度。各地郡县均下设一定数量卫、所,下属一定数量军户,世袭罔替。国家为其供给一定数量土地并免除杂役,使其能够专心守备训练,一有战事,则立即从军而动,投入战斗。
正是在这种军事制度的保障下,明朝自始至终都能保持一只数量可观且素质过硬的职业军队,在对外作战中往往胜多败少。
当然,其后由于军官***侵占田地,军户逃亡严重,明军在后期也不得以***用了募兵制。但不能否认的是,卫所制对明朝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
与满清不同,明朝君臣从上至下都不可谓不开明。对于当时国外先进科技大多抱有一种来者不拒的态度,积极研究仿制,并大力改进,使明朝军队装备大大领先于周围国家与势力。
别单独看那几只部队,看总体,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卫所制度从永乐年间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因为种种弊病走上了下坡路。
卫所制度的第一个弊病,就是军户农民性质多过军人性质,战斗力完全得不到保障。按朱元璋的设计,军户主要工作是种地,所谓“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真正军事训练的时间很有限。而明朝自永乐之后,内地长期承平,没有战事,军户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在种地,几乎没有啥军事训练,到了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的时候,东南地区的卫所兵简直不堪一击。
卫所制的第二个弊病,就是军户地位低下,按明朝制度,一旦成为军户,就要世世代代在卫所当军户。而卫所军官的世袭制,又使他们在卫所里成了实际上的“土皇帝”,对军户们可以任意役使,任意支配,军户除了能留一点糊口的收成外,其余全部归军官所有,仅在明英宗时期,“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几乎占了明军总兵力的一半。军户地位如此低下,境遇如此悲惨,想指望他们上阵奋勇杀敌。
卫所制的第三个弊病,就是军官世袭制,导致军官能力普遍低下。戚[_a***_]和俞大猷都是靠世袭得来的官职。戚继光是世袭了他爸的登州卫指挥使官职,而俞大猷则是世袭了他爸的百户官职。但是,明朝庞大的卫所军官群体中,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没啥才能,全靠拼爹当上军官的混子。
这样,明朝只得走上了募兵的老路。戚继光正是完全抛弃了卫所制度,通过招募浙西矿工和农民才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戚家军。而在北方,辽东总兵李成梁也是丢开了卫所制度,招募弓马娴熟的蒙古勇士做自己的家丁,从而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三千辽东铁骑,对保卫明朝辽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募兵就要发军饷,卫所制的兵不用发钱,明英宗时,每年发放的边军饷银才不过几万两,到了明武宗加到了47万两,到了嘉靖前期,猛增到270万两,而到了嘉靖晚期,已经暴增到了595万两,到了万历中期,再猛增到936万两。到了万历末期,由于建州女真兴起,辽东战事爆发,军费更是呈失控状态,明朝不得在已经很重的田赋基础上再加征“辽饷”,结果,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明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又再加征“剿饷”和“练饷”,以应付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三饷”的沉重负担,又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了造反者的行列。
所以部队强不强,跟将有关系,跟制度也很有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甲劵历史明朝兵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甲劵历史明朝兵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