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名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名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光山在明朝叫什么?
从唐初复置光州,治光山县,睿宗太极元年(712年)治所由光山移至定城,光山属于光州(治今潢川县)辖县。此后光山县一直是江淮河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地。
民国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光山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属第十三行政区(潢川)辖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潢川)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河南省潢川专区辖区;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属信阳专区。1***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管辖。
明朝中期有多大?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中期以后的350万平方公里土地
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朝北方元气大伤,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几年后的1455年,蒙古鞑靼部占据河套地区。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夏言曾力主收复河套,但在奸臣严嵩的阻挠下,行动作罢。
唐朝版图和明朝版图,哪个更大?
新人春秋一求生,请大家多多指点。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及其强大和繁盛的朝代,从建国时开始,经过太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的不断征战,给大唐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到极盛时期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统治面积超过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1368年到1662年,一共经历了294年国运。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在成祖朱棣在位时,明朝疆域达到顶峰,有9***万平方公里左右,后来,渐渐由于国力衰微,明朝***也失去了对北方草原的管辖,疆域面积缩小。明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比起前面的唐宋可能不太行,比起后来的清朝绰绰有余。
显然是唐朝的疆域更大,唐朝全盛时期,向西一直扩充到了巴尔喀什湖西岸,向北贝加尔湖以东绵延到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南及越南北部地区都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反观明朝,北方不断受到鞑靼和瓦剌等蒙古势力的挤压,根本无法拓展疆域,虽然一度在东北设立了渤海都护府,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没能进行有效的管辖。
此言差矣,明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北面降服北方的游牧民族,西面分封西藏藩王,西南握有云南,钳制东南亚大部为三宣六慰,东北羁糜各少数名族,实际握有沈阳、辽东各地区。反观唐朝,青藏高原善没有控制,东南亚各国更是鞭长莫及,东北地区更是接触不多,所以明史才会有明朝疆域远迈汉唐的说法!
按疆域最大时唐朝要大于明朝。因为李世民家族具有鲜卑人血统,所以把北部边疆推的比较远,一度达到了蒙古国中部地区(历史记载安北都护府短暂设在回鹘区,大致在蒙古国中部哈拉和林,这是最权威、最负责任的解读,什么贝加尔湖等,历史根本没有记载),西部一度达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明朝的北部疆域基本以长城为界,东北地区曾设奴儿干司,但奴儿干司的管辖范围有争议,但仔细分析,也没有争议,什么奴儿干司管辖西伯利亚,根本不符合常理,一个吃粮食的农耕民族,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冻土地带,怎么生存?所以不可能实现对西伯利亚的有效管控,所以也就谈不上是领土。对于北方领土,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早就在等降水量400毫米这条农牧分界线修了一条屏障,这就是长城,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去争取北方的大片领土,而是那个年代,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实在是没有任何用处,今天的***社会,我们后悔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学者不停地把历史往北推移,这都是意淫,没有任何历史依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名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名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