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唐朝李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李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治是个什么皇帝?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后皇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以后,唐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年号?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有多個年號。如下: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其中,永徽年號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治即位的時候,第二年改元永徽,共使用6年。
李治有多个年号,如下:
1、永徽(650年-655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治即位,第二年改元永徽,共使用6年。
2、显庆(656年-661年)
"显庆"又叫"明庆"、“光庆",是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后来的唐朝人追称的。
3、龙朔(661年-663年)
4、麟德(664年-665年)
5、乾封(666-668)
6、总章(668-670)
7、咸亨(670-674)
永徽(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六年。“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
总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余。总章2年唐朝疆域达到最大。
《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唐高宗李治。出生于公元628年卒于公元683年,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在位时期共有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等多个年号。
李治是什么宗?
唐高宗。
李治,唐高宗,唐朝第三位皇帝。贞观五年封为晋王,贞观十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649年即位于长安,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在位34年,683年驾崩,庙号高宗,谥号***大帝。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大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李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李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