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三百年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三百年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清朝各统治多少年?
明朝:1368年―1644年,共存在276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算起为268年。
1、明朝共统治二百七十六年,清朝共统治二百六十七年。 2、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人口方面,《明实录》所载明朝人口有7000余万。明朝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修史书《明史》中评价明朝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3、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峰。这一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1、 明朝共 统治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共 统治二百六十七年。 2、 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 明朝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人口方面,《明
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引来学者诟病,为何明朝却可维系三百年?
笔者个人认为明朝维系三百年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没有多大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元朝已经***到骨子里了,就等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朱元璋就成了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明朝便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至于明朝为什么能维系三百年主要还是因为明朝出了很多名将,如徐达,常遇春,之辈,又有张居正等人力挽狂澜,所以明朝最终能够维系三百多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初沿袭元制,置中书省“综理机务”,六部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总掌地方军政刑狱的行中书省,也直属中书省。中书省组织庞大,品高权重。有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官品由正一品到从二品;办事人员有左、右司、郎中、中书舍人等。所有给皇帝的奏报,皇帝的诏令、谕旨,都要经过中书省,所以说是个重要的机构。
朱元璋知道中书省的重要性,在立国稍稳后对其严加防范,谨防大权旁落。
首先是掌控中书省,对其有一系列的敕谕,不使其权重震主。
其次是对中书省进行人员裁削,或令其中有的官员拿钱不管事,或调来调去,或淘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或借故令某人辞官,或是获罪杀头。通过人事变动,把中书省的主要官员抽空。
再则是削权,从组织上架空,切断其与六部各司的联系,使其只能和皇帝联系。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朱元璋在“肃清逆党”后,顺势废除了中书省,存在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寿终正寝了。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诏谕:“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后世敢有言更改祖法者,即以奸臣论,无赦”。(《明太祖实录》卷239,241)朱元璋独揽了最高军政大权,而且文武群臣再有奏请设立丞相者处以重刑,后辈有再言改变祖法者按奸臣论罪。自此,明朝后面的皇帝没有再设立丞相的。
废除丞相后,定制、决策等大权,由皇帝亲自掌管,政务交由六部分担,六部尚书各负其责,“六卿分职,朝廷总揽。”朝廷实际就是皇帝,这样皇帝真正日理万机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三百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三百年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