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心南移的过程?
你好,重心南移是指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向南方转移的过程。
明朝时期,北方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南方只是个边缘地带。但随着明朝的衰落,南方的经济逐渐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兴中心。明朝末年,南方的商业、手工业和造船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南方的城市也逐渐繁荣起来。同时,南方的文化也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文艺形式的创作活跃起来。
清朝时期,南方的地位更加突出。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超越了北方,南方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南方的商业、手工业、造船业、纺织业、陶瓷业等都迅速发展,南方的城市也繁荣起来。同时,南方的文化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南方的文学艺术和学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重心南移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唐朝以后,中国封建皇朝就下坡路了?
首先说宋朝,虽然武功比不上汉唐,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政治最昌明、生活最丰富的朝代,没有之一。北宋岁入1.5亿贯,南宋也有1亿贯,直至清末才赶上这个水平。宋朝的生活休闲极度发达,没有宵禁让夜生活特别丰富,破百万的大城市也不足为奇。
其次说明朝,著名的不和亲、不投降、不纳贡。只有站着死,没有跪着生,明朝也忠实履行了这个说法。另外,明朝将强大的蒙古人赶到了蒙古高原,两次救朝鲜于危难,郑和下西洋向各国宣扬了大明的声威。大明朝,中国火器和工商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只因天灾人祸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最后说清朝,满清君***力集中达到顶峰,对于国土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清朝时期奠定了国家的版图,并实行了有效的统治,相对于前朝的势力范围有了巨大进步,清帝国极盛时期的领土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安史之乱后,汉人已经不相信外族。变本加厉就变成固守中原,对征服外域甚至吸取其他文明成果不积极。除了元以外,其他朝代过于保守。元朝又存在对地方管理不周,内部***(民族歧视有但不是非常严重,元朝***能当相,其他少数民族也能高居要职)等问题,后世也没有一个朝代能重现唐的辉煌了。
有的说: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中华历史由盛转衰的节点。
整个民族的性格由外向型变成了内卷型。
唐朝是外向型中华的巅峰,所以能打下的疆域是最大的。
清朝是内卷型巅峰,所以实际控制的地域是最大的。
有的说:清朝开创了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又是封建经济的巅峰,大清远迈汉唐这句话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只是所谓盛极而衰,王朝都有周期。
你这个角度知只是从疆域角度吧?
一个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生产力脱不了关系,唐朝的时候军事和疆域确实发展到了鼎盛,然而经济并不是。
宋:宋朝的经济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5],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6]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7],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文化方面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宋朝的军事总体上偏弱,这个不可否认。
元:元的军事和疆域毋庸置疑,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强悍,经济和文化并不落后,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明: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一个时代的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并非仅仅是疆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