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的经济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的经济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经济发展情况?
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国,到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执政的这段六七十年时间里,随着政局的稳定,被战乱破坏的地方,又重新建立起社会秩序,农业逐渐恢复,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
从公元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到公元1573年,明神宗执政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明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一度有着繁荣的经济。16、17世纪间,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明代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后,海外贸易重新活跃起来,全盛时远洋船舶吨位高达1.8万吨,占当时世界总量的18%。而最后因为农业衰败引起的农民起义灭亡。在明朝,一些日常用品制作得相当奢华,不但是质地,做工也颇为考究
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及影响?
明朝农业的发展作为明代社会经济主体的农业尽管在经营方式和技术水准上仍处在比较落后的传统农 业阶段,但与前代相比, 其进步是十分明显的;
人口和耕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水利建设更受重视,耕作技术有所改进, 商品性农业空前发展,经营模式有所转变,这一切说明传统农业在明代仍是富有活力的,其发展潜力还很大。
明皇朝建立后,朝廷颁行了一系列劝奖垦荒的政令,并大规模地开展军屯、民屯和农田水利建设,力图使因遭受长期战乱打击变得凋残不堪的社会经济尽快得到恢复。
隋朝到明朝的经济成就。
隋唐时期,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市的买卖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长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有很***展(或扬州和成都成为长江流域东西两个中心)。
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则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物产;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苏州等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机户”;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影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明实行一条鞭法(或清推行“摊丁入亩”);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为什么明朝后期商品经济进入繁荣期?
①国内市场扩大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市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较大的商贸城市几十座。
④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交通变得便利,使得货运周转加快,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的经济发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