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阅读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想问问在中国古代,兄终弟及后哥哥传皇位给弟弟,那弟弟立太子该怎么立?
  2.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从何而来,它的真实性又有多大?

想问问在中国古代,兄终弟及后哥哥传皇位给弟弟,那弟弟立太子该怎么立?

人都是有私心的,都想传位于自己孩子,但是有时候形式所迫,例如孙策和孙权,当时孙策孩子无法掌控孙权,很有可能篡位,还不如直接给他,后代有个平安的保障,后代如果子孙不断基本不可能在把皇位还回来了。而且还会处处提防。

兄终弟及这个传统主要流行于夏商以前的古三代时期西周东周还有延续,战国以后就很少了。另外少数民族的早期政权,如金、元、北魏等。

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阅读-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时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人的寿命特别短,能活三四十岁就是很长寿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多岁都死了。这个时候当皇帝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还很小,根本抓不住权力,为了不使权力被外人夺去,只有传给兄弟最恰当。况且,那个时候医学也不发达,很多小孩长不过10岁就夭折了,要是把皇位传给小孩子很不保险。

夏商时期的国家组织形式还不成熟,实质上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哪个部落强大就当盟主坐天下。但是国家里面有很多部落方国,力量是此消彼长的,盟主的地位随时都会被别人夺去,如商灭夏,周灭商都是这种形式。为了保证盟主地位不破别人夺去,必须要让成年男了当盟主,而盟主的弟弟都是成年人,弟弟继位比儿子继位要好。而且等到弟弟传完了,大哥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了,所以最小的弟弟死后就又传给大哥的儿子了。

可是到后来人的寿命延长了,老皇帝死时他的儿子也已长大了,所以老皇帝就想传位给儿子,这时就会破坏兄终弟及的传统,于是便会出现权力斗争,手足相残的事情时长发生。

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阅读-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西周时周公制定了礼仪,嫡长子继承制被固定成宗法,这样大家才开始逐渐遵守,但是兄终弟及的传统还在个别诸侯国中存在,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死的时候儿子已经长大。

那么弟弟要时不想将皇位还回去咋办,那就是想法杀掉哥哥的儿子。同样哥哥的儿子要想夺回皇位,就要杀死弟弟的儿子。最著名事件就是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

阖闾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原名姬光(公子光),阖闾的爷爷是吴王寿梦,父亲是寿梦的长子诸樊,当时吴国还是兄终弟及的传统。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季子),寿梦死后前三个儿子相继即位,可是轮到季札时他却死活不干,结果馀昧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僚,即吴王僚。

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阅读-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阖闾不甘心了,说叔叔季子不接受王位就应该传给自己呀,自己的父亲诸樊是最先继承爷爷的王位的,咋会轮到馀昧的儿子僚呢?于是暗中招纳贤能之士,准备袭击吴王僚,夺回王位。

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弟弟依照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再传给下一代嫡长子。

历史上皇位的继承大多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有部分朝代在立嫡与立贤之间出现过争论。兄终弟及最典型的宋太宗继承皇位时出现过。

宋太宗赵光义继承皇位时出现斧光烛影等传闻,其杀死大哥宋太祖,并矫诏太祖遗训,宋朝皇位继承***用兄终弟及制度。这只是赵光义为了巩固其皇位的说辞,按照兄终弟及的顺序,赵光义之后皇位需要传给赵匡胤的长子,但太宗继位不久就迫害赵匡胤的儿子,后来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即宋真宗赵桓。

高力士李白脱靴的典故从何而来,它的真实性又有多大?

谢邀。

据我所知,这个故事出自《唐国史补·李白脱靴事》。

翻译一下就是李白同学在翰林院不好好上班,一天到晚喝酒。这天玄宗叫他作诗,这货醉得不省人事,玄宗就叫人用水泼他,醒醒酒。水一泼,李白清醒了一点,拿起笔草稿都不打,就唰唰唰写了十多篇。玄宗一看果然有才,于是请他吃饭。

宴间,李白跟高力士说:你把鞋子给我脱了。

玄宗一看自己最爱的男人被侮辱了,就跟他说:滚。

这个《唐国史补》算不得什么史书,它就记录了一些开元到长庆年间的小故事。其中很大一部分引用至《太平广记》。

而这个《太平广记》又是什么书呢?纪实小说

所以你要问真实性有多大,这还真不敢断言。估摸着就跟拿着《三国演义》谈三国史一样,或者真实性稍高一点。

编纂一些名人传奇故事,向来是文人们喜欢干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李旦笔记全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皇位 吴王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