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诗词的唐朝发展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诗词的唐朝发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诗歌的成就及发展脉络?
唐代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广泛:唐代诗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军事、历史、自然、爱情、友情等,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风格多样:唐代诗歌的风格多种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边塞诗,也有清新婉约的山水田园诗,还有沉郁顿挫的感怀诗等。
3. 技巧创新: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技巧和形式,如格律诗、绝句、律诗等,使诗歌的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 诗人辈出: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唐:初唐时期,诗歌创作逐渐摆脱了六朝时期的浮靡文风,开始注重抒发真情实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代表诗人有陈子昂、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诗的演变过程?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从古体诗到格律诗,中国诗歌的演变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道路。宋代严羽曾概而言之:“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沧浪诗话·诗体·一》)古诗若按历史断代,则六朝前诸作,包括《诗经》、《离骚》、先秦古诗、汉魏乐府,称为原古体;六朝至唐诸作,称为仿古体;在唐代又衍生出律化古体。它们之间的差别,常以是否含有古韵古意和格律上的自由度去判定。唐代律诗成熟后,唐以前的诗被统称为古体诗,唐代的诗称为今体诗,宋代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清以后的诗大致可称为近代诗,清末以后的诗便是现代诗。现代诗有非律化的新诗和律化的格律诗两个分支。
古诗的形式十分丰富,是古代最灵活多变的自由诗,与格律诗相较,其明显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篇无定句。短可四句,如前述之《弹歌》;长可三百七十多句,如《离骚》。
(2)句无定字。从二言至九言乃至杂言,以四言、五言、七言最常用。
(3)韵无定格。可一部平韵到底,可一部仄韵到底,可叶邻韵,可多部平仄韵转韵,但要注意,每个韵部最少得用两个韵字,亦即篇中用同一韵部的句子若只有两句,则这两句都得叶韵(平叶平,仄叶仄)。
(4)句子平仄不作有序安排,句与句之间的平仄无粘对关系,即没有声病律病的说法,但有一个“句自为律”的共识:句子自行调整平仄结构,以自由自然为合度。
(5)对仗宽松灵活,具体表现在:1)篇中句子完全没有对仗;2)篇中句子随时作对仗;3)对仗位置不确定,根据内容由作者自行裁量;4)对仗句词性大致像样即可,平仄和词性都无严格要求和限制。
综上所述,对古体诗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点:句式基本整齐和必须叶韵。
唐代格律诗盛行,当时作者所作仿古诗,为了与格律诗区别,在字数、句式、叶韵、对仗各方面,都尽量避免格律化,刻意把句子作成孤平、拗句、三平尾、三仄尾、叶仄韵、转韵或字数参差,对仗随意,以出奇制胜,追求高古、朴拙的效果。
格律诗与古体诗比较如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诗词的唐朝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诗词的唐朝发展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