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诗歌的历史和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诗歌的历史和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诗十九首对唐诗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始见与萧统文选,特指汉代无名氏所缩的十九首五言诗,其开创性的艺术成就使之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可见一斑。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大致反映了汉末的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类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一类是写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其情感一以贯之,即以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的描写,表现出浓重的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这种情绪虽然是消极没落的,但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现实的意义,亦是当时政治黑暗的一种反映。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概言之,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诗人有感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性,二是通过生活细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以含有叙述成分的情节突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牵牛星,叙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诗人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又如西北有高楼,以描写女子高楼抚琴,抒发作者知音难遇的感慨,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其衬映烘托,语短情长,含蓄蕴籍,几乎涵盖了所有十九篇诗章,典型的如涉江***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语言不饰雕琢,浅近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下开建安诗歌,乃至唐诗,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的诗歌为什么会达到顶峰,与当时政治文化氛围有什么关系?
唐朝共有二十一为帝王,横跨二百八十九年的时间长河。经历了贞观之治,永辉之治,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另有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继而又有安史之乱,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作为历史上第三长命的王朝,前半叶,经济、社会处于上升阶段,社会先进、文化繁荣,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与技术的大输出朝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这时的诗家们不仅富有风骨,而且比建安诗人更带高昂,明朗的基调,蓬勃旺盛的情感,磅礴壮大的气势。
盛唐诗人开创了众多流派,以高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 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以孟浩然,王维等代表山水田园诗派,描写山川的 自然和田园闲适生活,使山水的内容更加丰富.盛唐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开 元盛世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白的诗内容广泛,想象丰富,豪情奔放,神***飞 扬,充分表现了盛唐士人的自信与抱负,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后期,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安史之乱战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割据的现象形成。
而诗歌的风格也出现了变化,以杜甫为代表的诗人们用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叙事严谨的语言,真实反映唐朝由盛转衰。
南北呼应,诗歌朗朗上口,老百姓没事就唱两句,解乏,鼓气,发泄,相思,用了都说好。诸子百家名人辈出,名篇无数,大家能记住的主要就是那些寓言故事和成语,邯郸学步、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为什么短呀!不但短,而且还有故事。其他的,就作为文学常识,还给老师了。诗言志,表达心志。项羽能来,刘邦也能来。词藻先放一边,关键是气势。在这一点上,刘邦就胜了了项羽。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气势,那叫威猛!
项羽自刎乌江之前也来一首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唐诗是中国近体诗的高峰,若问为什么形成了这个高峰,大致有下列因素:
一:唐朝经济发展稳步上升,而经济发展必然成就文化繁荣。社会是文艺的温床,社会的安平与富足是最根本的原因。即使经过安史之乱,唐朝仍然依赖南方的开发和南北交通的畅通保持了经济和文化的增长。
二:隋唐的统一使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走向融合,再加上日趋频繁的国际交流,使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在丰富的同时更加复杂多样。这给诗人们提供了修养和创作的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
三:唐朝对各种思想,各民族文化***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三教九流并存。因此唐人思想较活跃,言行少拘束,这就为诗歌的流行营造了群众基础。***爱读诗,***想写诗,广泛的参与给诗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唐朝推行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从庶人中选拔人才,打破了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唐朝进士考试以赋为主,赋体与诗体同样以对仗形式为主。这种科考取士制度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五:就诗歌本身论,经过八代先驱的努力,近体诗格律已基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前辈们的艺术.经验展现无遗,给唐代诗人提供了充分的借鉴。而完善的体裁,良好的借鉴使他们足以自由发挥,自由驰骋。
唐诗之能成为一个高峰,当然离不开社会和政治背境。我们不必羡慕那个高峰,但更不能让唐诗这个瑰宝消亡于今天的盛世。
一个朝代的政治氛围,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及繁荣状况都可以从它当时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唐朝的繁荣昌盛我们从唐诗作品中都可大致了解。
唐朝有‘贞观之治’,随后的***盛世,这些成就充分说明了当时统治者所***取一系列顺应历史符合人民安居乐业的正确执政方针,每个朝代都有它的代表性文化,唐诗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标致,一个文化现象的繁荣必然有它存在的根系。
自隋朝开启科举考试的先河后,唐朝时更加完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的从善如流开启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开端,彼时的政治环境宽松,诗歌的进化繁荣也以时俱进,作诗成为一种潮流,得到统治阶级的肯定并大力提倡,唐诗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史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诗鬼’李贺等等唐诗各门派的代表者,我们通过白居易的巜长恨歌》尤可有出当时政治的宽松环境,因为这首长诗直接就是叙述唐玄宗与扬贵妃的爱情故事,这种现象在历朝历代绝无仅有。
谁记录了这个时代特色,谁就赢得了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不代表时代的特色,所以它成为各朝代的文化标致。
在诗歌中了解历史,用诗歌记录历史,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的文化艺术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唐诗,永不褪色的文化瑰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诗歌的历史和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诗歌的历史和影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