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意义

kodinid 3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言谏制度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分析其积极意义?
  2. 谏官,御史,宋朝中央监察体系如何有效?

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分析其积极意义

职责:

唐朝的监察制度在隋朝之上进行发展,设立御史台,将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10道,每道都设有监察御史,简单来说唐朝扩大了监察机构的全力,监察范围,同时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门下省,主要职责就是谏诤,比较有名的像是,魏征 可以说是监察皇帝

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意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意义: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和言谏制度并行互补,共同组成了唐朝的监察制度,其在治国、治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御史台通过参加对疑难案件的审理,来监督大理寺及刑部的审判活动,使得冤***错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达到了依法治国的效果.

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意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监察制度的有效运行使得唐朝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巩固和加强了唐朝的封建统治,维护了社会秩序,使得社会能够修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

  (3)有力的惩治了贪官污吏,使得唐朝吏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并有效的提高了办事效率,维护了唐王朝的封建秩序,李氏家族也因此得到了二百九十年的统治地位

谏官,御史,宋朝中央监察体系如何有效?

一、中央监察机构

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意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中央设“御史台”和 “谏院 ”两大系统 ,作为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两机构合称 “台谏”。

1、御史台 :以御史中承为长官 ,编制一人,为台长 ,建国初兼理检史。此外 ,再设御史大夫数人。御史台下设三院,即台院 、殿院、察院。

1)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组成部分。下设侍御史一人 , “掌贰台政 。***御史中垂处理御史台事务 。侍御史一职一般以尚书省郎中、员外郎充任。

2)殿院:下设殿中侍御史二人 。开始为寄禄官,真正任职者不多 。元丰改制后方才正官名。并规定殿中侍御史职责为 “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并参加朝会、朔望、六参以“弹其失仪者 ”。

3)察院:下设监察御史六人。与殿中侍御史同,初为寄禄官, 真正任职者不多。元丰改制后方才正官名 。

2、谏院:与御史台合称 “台谏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 ,如谏议大夫、司谏 、正言 。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 ,用以消饵藩镇

二、地方监察机构

将地方财 、政、军等权均收回中央, 同时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在州上设路 ,为宋代地方最高行政区 。神宗元丰年间为 23路 ,在路上建立监司。

宋太祖为了保证皇权的独尊地位,实行了控制百官的台谏制度(御史台、谏院的合称)。

台谏制度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宋人王应麟曾指出:“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矣"。

秦汉御史中丞的职责之一就是“受公卿奏事,举劾同章”。到了唐朝,台谏制度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建制,御史台和谏院的分工也逐渐明确,“因御史而置两台,专以纠臣僚之邪佞;因大夫而有谏者,专以审人主之愆谬”。宋朝的台谏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宋朝将御史台和谏院合二为一,称之为台谏;将御史台官员和谏院官员统称为台谏官、言事官或言官,改变了唐朝以前将二者独立区分、互不相干的制度,使二者在职能上很相近。

其次,宋朝还大大提高了台谏官的职能和地位,使之与皇帝、宰相三者并举,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唐朝以前所没有的。

再次,台谏制度在宋朝的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具深远,以致元朝人称“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宋朝士气之伸张,“贬斥势利,崇尚气节”,远远超过以前所有的朝代这或许与宋太祖定下的规定“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有关系。

台谏官历来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他们只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和工具。皇帝需要他们的时候,授意他们弹劾官员;在不需要的时候,则会以各种借口对他们横加打击。历观秦汉之五代,因正言直谏而死的官员数以百计,即使号称政治清明的唐代,被仗决于廷堂上的官员也不少。而宋朝,因有宋太祖的誓碑,所以“言事之臣或得责,大不过落一官,其次出居散地而已”

后人在评价宋朝台谏制度时断言:“宋代自祖宗以来,尤为台谏为重。虽所言者,未必尽善。所用者,未必尽贤。然而借以弹击之权,养其敢言之气。”可以说,宋朝开始这种敢于直言的铮铮士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脊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言谏制度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御史台 唐朝 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