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朱绍侯笔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朱绍侯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学考研,统考科目是什么呢,报中国史的话,考世界史吗?
考,一般都是按照考研大纲出题,即便是自主命题的院校也是按照考研大纲来的。
另外还要开英语和政治,下面列出本人考研教材,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史》(下册) 福建人民 朱绍侯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中国现代史》(上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以上五本再加上吴于廑和齐世荣的六卷本(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有问题可继续留言~~
历史学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就是知识点多,而且杂,时间线索比较容易混淆,考研历史学的复习,需要考生理清线索,整理框架,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那么,究竟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呢?本期小编与考生分享了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考研历史学大纲历年变动情况
历史学考研大纲的统考大纲为统考313的大纲,这几年都没有变动,考生可以安心复习
二、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考生该如何复习?
1、历史学考研大纲公布的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因此,考生在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应首先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次之,中国当代史(49年以后)更次之。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8年考研历史学考试科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名词解释8小题,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共60分;论述题3小题,共120分。
2. 专业课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上,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3. 推荐书目及分值分布
2019考研大纲在9月份15日便会公布,历史学2019考研大纲发布后,我们应该怎么办?报考历史学专业的同学们跟随中公考研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历史学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就是知识点多,而且杂,时间线索比较容易混淆,考研历史学的复习,需要考生理清线索,整理框架,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那么,究竟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呢?本期小编与考生分享了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考研历史学大纲历年变动情况
泰州中公教育有幸为您解答,想了解更多公考资讯与备考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泰州人才考试网(tzhou-offcn),以下是具体详情:
历史学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就是知识点多,而且杂,时间线索比较容易混淆,考研历史学的复习,需要考生理清线索,整理框架,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那么,究竟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呢?本期小编与考生分享了相关内容,供考生参考。
一、考研历史学大纲历年变动情况
历史学考研大纲的统考大纲为统考313的大纲,这几年都没有变动,考生可以安心复习
二、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考生该如何复习?
1、历史学考研大纲公布的考查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因此,考生在考研历史学大纲公布后,应首先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次之,中国当代史(49年以后)更次之。
想重新学习中国历史,有没有可以系统学习的又不太晦涩的书籍推荐?
《国史讲话》这套书,共有三本,《上古》《春秋》《宋蒙元三百年》,本身就是讲课稿,很容易读,属于大家之作。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通俗易懂,不晦涩,是可以读的。
这套书从中国古代神话写起,目前已经写到南宋。以后应该还会陆续出。
易中天是老师出身,并且经过在电视上讲史的训练,他的文字很接地气,易于普通读者接受。并且,他的讲史,不是照抄照搬,还会有自己的判断与见解。编撰的很是用心,与其他一些讲史的——只是在史书的白话翻译上加上一点插科打诨的普及书,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易中天是这样分析“春秋五霸”的:
所谓“五霸”,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见于《荀子•王霸》;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见于《风俗通•五伯》。
可惜这两种说法,都不靠谱。事实上,所谓“五霸”,原本就是凑数。凑成五霸,则因为前有所谓“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有三王,就得有五霸,以表示今不如昔。而且,正因为有了三王五霸,才又编造出三皇五帝来。
可惜,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三五成群,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宋襄公,身败名裂,怎么算得上一霸?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既在春秋晚期,又都偏于一隅,岂能与齐桓、晋文相比?
学习中国历史,为的是什么?系统,体系都是既晦涩,又简易的理解。世界上永远不会有馅饼和想入非非的好事。
历史是过去,人生也是有过去。学习历史,学习过去。真心才是推荐,真心才是值得推荐。真心才是,你真你乐你想就主宰。
这个就要看你目前的水平了。
如果完全就是历史小白,或者对历史了解不多,那么建议到新华书店买一套初中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这种教材的编制非常适合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学习。对于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脉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版本不一样,可能封面也不一样)
如果你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想要深入学习一些,那么你可以选择大学文科历史系教材。鉴于国内大学历史系的教材并不一致,这里推荐给你几本教材。都是比较基础而系统地介绍中国历史的教材。(注意,这种大学教材左上角一般都标明了是“高等教育教材”)
这是北大的《中国古代简史》教材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 编《中国古代史》,淘宝有售。
谢邀!如果是系统学习的话,我建议从近现代人所著的简明通史入手,对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再具体点的话,我推荐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全三册,同心出版社)。柏杨先生这套书从中国历史地理、上古神话时代写起,一直写到晚清八国联军侵华,语言通俗、见解独到。所谓“史纲”,顾名思义,就是提纲挈领地介绍中国历史的精华。作为一部中国历史入门读物,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优秀的。
了解中国历史大的脉络后,建议下功夫去啃《史记》《资治通鉴》,对这两部巨著精熟以后,再去涉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明史》等其他二十四史著作,相对就游刃有余了。
此外就是今人所著历史通俗作品,如讲明朝的《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等等,以及一些名家所著的历史人物传记,如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的《李鸿章传》等,都可以按学习进度或兴趣挑选来读。但不管怎样,学习历史,读史学原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朱绍侯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朱绍侯笔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