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听课笔记初一历史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听课笔记初一历史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历史给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建设什么启示?
1.唐太宗告诫太子“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表明他在那时就意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了。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天的建设中要大力关注民生;
2.唐太宗不是任用了一个叫魏征的谏臣吗?而这又表明他意识到纳谏的重要性,这就启示我们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
3.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知人善任,兼收并用。这启示我们要挖掘出更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4唐朝的《唐律疏议》不陌生吧,这启示我们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毕竟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嘛,不仅如此,唐太宗还说过:"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这就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导致政局大不如前,这就要求我们要谨慎不可自满.好了不说了,如果你归纳一下,发现给我们的启示还蛮多的.
唐朝前面是什么朝代,是那几个?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1]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唐朝以前的朝代有:
二,南北朝,包括北朝的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南朝的宋齐梁陈。
三,西晋东晋,西晋司马炎,东晋司马睿
四,三国曹魏刘蜀孙吴
五,西汉,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两汉之间有王莽的新朝
七,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开创周朝,周平王东迁开启东周与春秋战国。
八,商朝,商汤
九,夏朝,夏禹。
历史记载,唐朝之前的朝代有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晋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
日本人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
大唐离日本非常近,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大陆,当时的航海水平,日本下南洋都很困难,去学习欧美更无可能,哦,对了,当时欧洲落后,还没有美国。
更核心的原因,***太强大了,当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日本不学***才奇怪呢。***的“大”深深的印在日本人血液里,以至于若干年后,弹丸小国非要自称“大日本帝国”,时隔一千多年仍然不能忘却“大”。
不过日本是个好学生,学的彻底,现在的日本传统文化太像***了。
日本的文明特质与中国大陆类型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大陆文明类型,一般我们称之为封闭的东亚大陆农耕文明,日本文明则更多的是一个海洋性发散文明。日本自有统一的大和朝廷以后,跟中国交往史约有1400年。 公元600年,日本推古***时代,向隋朝派出了第一波遣隋使。而后,又在607年、608年、614年三次派来遣隋使。 公元607年和608年日本两次使节为小野妹子。隋也曾派使臣裴世清赴日。当时日本主政的圣德太子,派人来隋的意图学佛法,同时学习隋文化。但是日本使者给隋炀帝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称日本君主为“日出处天子”,称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隋炀帝看到后老大不高兴,对鸿胪卿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然后,60年后,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公元663年,唐朝、新罗联军与日本、百济联军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发生了一次水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日本完败,唐朝则确立了在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的霸主地位。 之后,日本人就真正意识到了与唐朝的差距,然后遣唐使一波波来了,学文化,学佛法,学典章制度,学城市规划。当时日本的奈良,几乎完全就是个复刻缩微版的唐长安城。整个奈良时代,从书法、诗词、城市、典章制度全是学的唐朝,所以日本的奈良时代也称之为“唐风时代”,这个是全方位的学习。遣唐使之后,在宋代,日本还是源源不断的有僧侣、学者、官员来中国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听课笔记初一历史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听课笔记初一历史唐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