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能反映唐朝历史的诗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能反映唐朝历史的诗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诗集与著作有哪些?
唐诗的总集、选集及研究著作很多。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人唐诗 48900余首,包括作者2200多人,是最为完备的一部唐诗总集。
明代局様的《唐诗品汇》、清代王世祯的《唐贤三昧集》、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以及今人马茂元、余冠英的两种《唐诗选》都是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
适于初学者的研究著作,则有闻一多的《唐诗杂记》、王士菁的《唐代诗歌》、刘开扬的《唐诗通论》可资参考。
描写唐朝盛世景象的诗句?
唐朝著名大诗人杜甫在诗歌《忆昔》中描绘了开元盛世景象: 忆昔***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从诗歌中可以一窥***时期的富足和兴盛景象。
1、唐代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释义: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2、唐代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释义: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3、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有哪些关于“糕点”的古诗?
《南歌子(谢送菊花糕)》 宋代:王迈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
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九日雨中言怀》 唐代:薛逢 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单床冷席他乡梦, 紫樧黄花故国秋。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谚》 唐代:佚名 枣子塞鼻孔,悬栖阁却种。蝉鸣蛁蟟唤,黍种糕糜断。《春昼回文》 唐代:李涛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蝶恋花》 宋代: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拂拭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有什么唐诗体现了盛唐气象?
唐朝是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而盛唐则是黄金时代中的轴心时代,是诗歌达到鼎盛时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诗人们,不管是高矮胖瘦,不管是贫贱富贵,都有一种昂扬之气,他们的梦想是上马杀敌取得军功,是在凌烟阁上留下美名,他们想纵马奔驰在塞北大漠,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们是战场上驰骋的英雄,是纵情长啸的歌者,是少年侠客,是那个时代不可一世的人。
唐朝不喜欢小清新,不喜欢小资主义,不喜欢矫揉造作,不喜欢悲悲戚戚。唐朝人喜欢直截了当,管它什么生死,不服就干!
所以,盛唐的诗歌,洋溢着生命的野性,充溢着阳光下古铜色的美感,盛唐人说话是喊出来的,生活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们是带着原始血性的汉子,在唐朝,特别是在盛唐,你要是搞个什么小资主义,小心被李白打出去,就连好脾气的杜甫估计也不会买你的账。
在唐朝,你送别朋友,就别说那些今宵多珍重再见没有再见之类的丧气话,天地之广阔,哪里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而是要像王勃一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要像高适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所以,盛唐诗歌明显带有一种特征,你不需要学什么诗歌鉴赏,不需要学习美学,你就能从他们那豪壮苍凉的诗歌中,感受到生命的野性和力量,那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旋律,让我们看了血脉贲张!这就是盛唐气象!
好玩的国学选几首代表盛唐气象的诗,献给朋友们,也让我们一起领略伟大的盛唐,伟大的诗歌的时代!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年轻时候的杜甫,也是相当豪放的青年,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也体现了青年杜甫的一腔壮志豪情,我杜甫就是要登山群山之巅俯视众生,就是要傲视一切,这就是青春蓬勃的杜甫,就是青春蓬勃的盛唐。
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就是王维心中的英雄形象,这样一群少年侠客,他们不是***,也不是恶势力而是有着强烈的豪情和爱国精神的侠客。他们豪荡使气、舍身报国,他们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他们是盛唐最让人心醉的少年英雄!
盛唐气象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词汇,与“建安风骨”的“小我”不同,它体现的更是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博大包容的自信的“大我”精神,其雄浑瑰丽的气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韵脚。
体现这种气魄和胸怀的诗人和诗歌不胜枚举,大名鼎鼎的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一批干将的千古名篇,但要是百里挑一选择一首最佳代言作品的话,我毫不犹豫的选择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伟人手书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个黄河边上的小小的鹳雀楼,却成了诗人群雄逐鹿华山论剑的擂台。在这场擂台赛中,在卷轶浩繁的咏楼诗作中,第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诗作是甚至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之辈的李益,他的诗作是这样的八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此诗一出,此前的诸多题楼咏怀之作迅速黯然失色,瞬间被人争相传颂风头一时无两。可是,这是盛唐呀,牛人多如牛毛,果不其然,又一个名不见经传之辈叫畅当的对此不屑一顾,心下道这七言八句也太多了不干净利落,于是信手写下了这样的五言四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果然此诗一出,前者立马偃旗息鼓败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但是,总有那些后浪推前浪的骨骼清奇的天才不信邪,这就是王之涣,他写的上面那首《登鹳雀楼》一出,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该诗一举成为吟咏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之作,简单明了但空前绝后而独步千古乃成绝唱,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许多人第一次接触的唐诗就是这首。宋人《古今诗话》中说“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据此推测,上述这个似乎有点与史实不符的故事该由此而编排出来的,三位诗人的年代有点混,但这个故事的内核却是“真实不虚”。
简单解读下这首诗。
四句,两副对联,最后点睛提到登楼,浑然一体,被称之为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前两句似乎写尽了雄浑的景色,但后两句独辟蹊径却自然承接前两句,进一步提高了诗作的格局,使这首诗更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而且由此别开生面,“结语天成,非可意撰。”成了一种奋发进取的大唐精神的最佳表达。这首诗融写景与励志于一体,特别是后两句更是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成为讴歌盛唐气象、激励后人逐梦的最强音符,也是传统文化中泽被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欢迎随心点赞!随喜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能反映唐朝历史的诗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能反映唐朝历史的诗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