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南平郡王名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南平郡王名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姓骈的名将?
高骈
唐朝晚期名将、诗人代表作《风筝》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后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自身兵权被削。黄巢平定后,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
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新唐书》将其列入《叛臣列传》。
诗人高骈的读音?
shī rén gāo pián
诗:shi二声,人:ren二声
高:gao一声
骈:pian二声
高骈,字千里,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高骈早年在禁军任职。一天,高骈见有两只雕在天上并飞,说:“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一箭射去,贯穿两雕。众人大惊,自此称他为“落雕侍御”。
骈”本义“两马并驾”,引申含义为成双成对,聚集等通“胼”又为姓氏骈行 pián xíng用对偶行文骈列 pián liè。
高骈:gāo pián
高骈(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市)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省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任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职。咸通七年(866年),高骈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并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击退南诏对西川的入侵,并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被唐僖宗加授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兼江淮盐铁转运使。后因大将张璘阵亡而不敢出战,拥兵自保,导致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朝廷削其兵权和财权,仅加“侍中”虚衔和渤海郡王爵号。晚年嗜好装神弄鬼,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致使上下离心,终于在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新唐书》将其列入《叛臣列传》。
高骈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其诗作“雅有奇藻”。《全唐诗》编有其诗一卷。
shī rén gāo pián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
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南平郡王名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南平郡王名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