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动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动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展开全部
明朝(1368年到1644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曾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瓷业“空白期”:正统十二年(1447)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有减饶州岁造瓷器三分之一的记载;天顺元年 (1457)曾派中官赴景德镇督烧瓷器;天顺三年(1459)又有将原定烧造13.3万余件的瓷器准减8万的命令。从上述文献记载看,这段时期不论官、民窑器都曾有烧造。但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明末清初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在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明史案是怎么回事啊?
明史案是指明朝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政治案件,涉及到明朝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问题。
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明朝晚期,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
明史案的发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明朝晚期的政治***问题严重,官员***受贿、权力滥用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社会治理不善。
其次,明朝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为了排除异己或者打击政敌,往往会利用政治案件来达到目的。
再次,明朝晚期社会经济动荡,民生困苦,社会矛盾激化,这也为政治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明史案的是,这些案件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例如嘉靖帝、万历帝等皇帝的治理方式,以及内阁大学士严嵩、张居正等重要官员的权谋斗争。
这些案件对于明朝政治的演变和朝廷内部的权力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明史案也反映了明朝晚期社会的***现象和治理困境,对于我们理解明朝晚期社会政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动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动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