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

kodinid 9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陵墓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13陵的历史?
  2. 十三陵历史?
  3. 明朝墓是什么样的结构?
  4. 关于明晓陵文化遗产介绍?
  5. 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完成,而修葺十三陵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为什么会说乾隆盗墓?

明13陵的历史?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寝,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三陵历史?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寝,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明朝墓是什么样的结构?

明代墓葬用青砖块砌筑,葬顶为拱形,有上锁的两扇大石门,单扇石门宽0.57米,高1.52米,其上刻有花纹。墓门顶端门楼还有9个相同样式的猫头瓦和滴水,下有5个凤尾图案砖雕斗拱,再下面还有两个砖雕垂缨。墓室内3具棺木依然完好,其中两具棺木上盖有写着“明文林郎山东柬”和“明待封儒人郭门”字样的绸缎,每个字约一尺见方,字幅上半部分三字为金色,下半部分四字为白色。据查,文林郎为明代朝廷文官,约为七品官职

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男墓主人衣物没有腐烂变质,衣物的活结仍可顺利解开。其外穿***官服,官服胸前和背后的“补子”图案仍可辨认,里面穿三层***便服和衬衣。遗憾的是,该古墓早年被人盗过,墓内随葬品已经没有了。由于之前的机械开挖,墓葬受到一定损失。

关于明晓陵文化遗产介绍?

南京,一座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都城市,“六朝古都”的风韵与现代化都市的灿烂文明在此交融,让这座国家历史一番魅力。南京的历史遗迹众多,旅游***丰富,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仅有一处,它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明孝陵”。

明孝陵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坐落在南京玄武区紫金山中的钟山风景区内,毗邻中山陵。洪武元年正月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王朝,明孝陵就是在明洪武年间修建的陵墓,里面葬的是朱元璋及其皇后,是一座合葬陵墓。

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14年,次年皇后去世并葬入了孝陵中,其名字也是因皇后奉行孝治天下而得名;在明洪武31年明太祖朱元璋崩殂,遂葬入明孝陵中,此时的明孝陵还未修建完成,直至到了明永乐11年才修建完成,共历时30多年,整个明孝陵占地2500多亩,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完成,而修葺十三陵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为什么会说乾隆盗墓?

谢邀。乾隆的裕陵在乾隆十七年完成,而修葺十三陵是在三十五年后的乾隆五十二年,所以乾隆的裕陵并没有用十三陵拆下的金丝楠木。那为什么民间会流传出乾陵盗十三陵修自己的陵墓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原因:世人误解。乾隆皇帝确实是修葺明十三陵,也确实是将永陵的恩门、恩殿缩小规制建造,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偷盗金丝楠木,而是为了满汉融合做些贡献,但在乾隆年间金丝楠木已经砍伐殆尽,没有多余的金丝楠木来修葺明十三陵,所以有人就提出方案将建筑规模僭越的永陵缩小规模,将多出的材料用在修葺其他陵墓,这样既能节省修葺经费,也能保证帝陵整体的美观性。但是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却没有得倒世人的认可,却以为乾陵用这样的办法来偷金丝楠木修葺自己的陵墓,其实是冤枉了他。

第二个原因:替祖上背锅。现在有确切的考古证据表明顺治帝的孝陵用了很多明朝陵墓的材料,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就被证实是来自西苑明世宗嘉靖年间所建的清馥殿、锦芳亭和翠芳亭,清初在兴建顺治孝陵时,就将清馥殿和两个亭拆除,不但将金丝楠木等材料用来兴建孝陵,就连天花板也拿来使用了,此后康熙雍正也有过拆毁明代建筑行为,所以乾隆尽管是好心修明十三陵却被人以为偷金丝楠木,实则是替祖上背锅啊!

第三个原因:“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拥护这种思想中国老百姓在1928年震惊中国的裕陵被盗案后更是将裕陵被盗传为乾隆皇帝偷永陵金丝楠木遭到报应了,所以乾隆盗金丝楠木流传更广了。

无论乾隆皇帝有没有偷明十三陵的金丝楠木,明十三陵都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陵墓之一,明十三陵中只有一个定陵被考古人员打开过,其他陵墓无论是地面建筑还是地宫都保存较好,这也离不开清朝时的保护,所以清朝对明朝的陵墓保护还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答题不易,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点赞支持,谢谢,喜欢历史问题也可以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历史故事了解更多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陵墓的发展历史简述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乾隆 十三陵 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