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图片

kodinid 2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文静家族历史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李密的妻子是谁?
  2. 刘文静在唐朝建国过程中有多大功劳,他为何没入画凌烟阁功臣像?
  3. 大唐开国功臣刘文静父子和大明军师刘伯温父子该如何评价?
  4. 大唐立国之战,李渊如何拿下长安?

李密的妻子是谁?

李密的第一任妻子,是刘文静的妹妹。刘文静家族,是隋朝的勋贵。李密的结发妻子是刘氏,也算是系出名门,与李密门当户对。

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时候,李密去当了杨玄感的谋主,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总参谋长。杨玄感失败之后,李密被隋军俘虏,判了***。李密在临刑前越狱潜逃。

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文静在唐朝建国过程中有多大功劳,他为何没入画凌烟阁功臣像?

对于唐朝而言,刘文静确实是功臣,就功劳而言可进前十,此高士廉强多了,可以没有刘文静推波助澜,李渊很大几率不敢起兵,没进二十四功臣,性格原因是一部分,统治者的赏罚不公是一部分,死的早也是一部分,历史是有一定的偶然性,只能说运气不好罢了,在李渊起兵入住长安的过程中,有三大功臣,李世民,刘文静以及守太原李建成

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其结交。他对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赞赏,常对裴寂道:“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

此后,李世民部署宾客,暗中筹划起义,准备待机而起,但却担心李渊不同意。刘文静知道李渊与裴寂交好,便将裴寂介绍给李世民,三人一同谋划。这时,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被突厥击败,李渊也因此获罪。

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世民又让刘文静伪造隋炀帝敕命,称要征发太原、西河等郡百姓去远征辽东。太原等地民心恐慌,都欲作乱。刘文静趁机对裴寂道:“您难道没听说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吗?应劝说唐公即刻起义,怎能如此迟延。况且,你身为晋阳宫监,却让宫人侍奉唐公,你死也就罢了,为何要连累唐公呢?”裴寂大为恐惧,便常常督促李渊早日发兵。”

李渊起兵后,自称大将军,以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建议李渊改换旗帜,又请求连结突厥为援。李渊遂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刘文静游说始毕可汗道:“如今天下大乱,唐公为国家近戚,担心皇室毁灭,故此起兵。唐公希望与可汗兵马一同进入京师,到时百姓、土地归于唐公,财帛和金宝归于突厥。”始毕可汗当即命大将康鞘利率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南下,又献马一千匹。李渊盛赞刘文静,又让他率军前往潼关,抵御隋朝大将屈突通。

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进位大丞相。刘文静改任大丞相府司马,加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十二月,刘文静在潼关与武牙郎将桑显和苦战,死伤数千人。他趁隋军稍怠之时,暗中派遣奇兵掩袭其后,终于大败桑显和。当时,屈突通尚有数万兵马,企图逃回东都(今河南洛阳),结果被刘文静派兵追上。最终,屈突通被俘,新安以西地区全部平定。

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接受杨侑禅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他作为太原元谋功臣,还与秦王李世民、裴寂一同得到“恕二死”的特权。

但他为什么没被选为凌烟阁功臣呢?原因有三:

1.得罪裴寂才造成杀身之祸

刘文静在起兵前和裴寂关系密切,交往非凡,甚至同宿彻夜长谈,《旧唐书》记载了二人志向不一,裴寂看到烽火感叹命运卑贱,刘文静则志向高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刘文静并没有得到唐高祖的重用,反而是裴寂平步青云,因此多次进谏,然而唐高祖不予***纳,并且“疏忌之”,对其产生猜疑,难免心生不平;再加上刘文静每次朝廷议事,总是和裴寂意见相左,同裴寂势同水火,自然受到裴寂的忌惮。因此,在被小妾告发谋反之事上,审讯的李纲、萧瑀都认为没有造反的罪证,唐太宗李世民也替他求情,然而,裴寂却进谗言“文静才略,实冠时人”,“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以至于唐高祖下决心将其处斩。

大唐开国功臣刘文静父子和大明军师刘伯温父子该如何评价

他们两对都是历史上最悲惨的父子之一,都对王朝建有不朽功勋又都结局悲惨,***开国功臣之一刘文静被同僚裴寂陷害含冤被杀其二子为此反唐结果失败丧命,大明军师刘伯温才高被朱元璋猜忌排挤郁郁而终其二子被陷害一被逼投井而亡一屈死狱中。

***立国之战,李渊如何拿下长安?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百姓怨声载道。

各地相继爆发起义,愈演愈烈。

徐圆朗起兵鲁郡

刘武周起兵马邑

梁师都起兵朔方

郭子和起兵榆林

薛举起兵陇西

李轨起兵河西

杜伏威率众起兵历阳

建德据乐寿称王

先说战争结果,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

十月二十七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前后不到二十天,看似风轻云淡,其实是运筹帷幄!

首先李渊起义前,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招集到一万余人。然后北联突厥贵族势力,依靠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宣称尊炀帝为太上皇,拥立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传檄郡县,起兵晋阳,建立了起义基础,做好了政治宣传!

其次,李渊军围长安后,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严申军令:士兵不得擅自离营,不得入附近村落抢掠。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就收获民心!

最后,隋末农民战争打垮了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使李渊在兵力上面获得极大优势。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运筹帷幄,积极准备,考虑周到!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1]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诸军攻城,十一月初九占领长安。此战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础。[2]

太原世家大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改朝换代的信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刘文静家族历史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文静 起兵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