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例分析

kodinid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郭桓案与胡惟庸案谁死的人多?
  2. 明宫四大案指的是哪四个案件?
  3. 洪武四大案是指哪些?
  4. 一千零五万零八百三十写作?

郭桓案与胡惟庸案谁死的人多?

郭桓案,朱元璋在位期间最痛恨的就是***,或许是从小受了很多的苦,受尽了当官的欺压,因此打心眼里痛恨当官的,特别是***的官员。而正好有这么一个当官的叫郭桓,被其他人告其***,而这个郭桓也确实存在***行为。朱元璋下旨严查此事,累及人数多达数万人,堪称明朝史上规模最大的***案。

胡惟庸案,胡惟庸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而在李善长不得势后,他把胡惟庸作为接班人。胡惟庸也没有辜负李善长的提拔,在其任丞相期间,亲手把李善长的政敌刘基搞垮,甚至刘基的死也与胡惟庸脱不了干系。随着胡惟庸的势力越来越大,他的作风也越来越高调,他不仅***受贿,还瞒着朱元璋私自截留奏折,甚至是直接处决***,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在挑战朱元璋的权威。

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例分析-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宫四大案指的是哪四个案件?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和经济秩序,大兴狱讼,策划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通过这四起大案,朱元璋逐渐巩固了自己统治

洪武四大案是指哪些?

明朝“洪武四大案”分别是:一、胡惟庸案,二、空印案,三、郭桓案,四、蓝玉案。

胡惟庸案,是明太祖朱元璋诛灭丞相胡惟庸的事情,该案牵扯甚广,诸多元勋将才均被诛灭,后朱元璋废止左右丞相,废止中书省,政务分归六部解决,从此以后中国王朝再无丞相一职。

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例分析-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空印案,出现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白页盖印公务公文而造成的案子,该案受到朱元璋重视,并因此诛灭数百名有关朝廷官员,实则一个冤案,但是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

郭桓案,出现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是一宗***受贿案,其受贿额度极大,影响非常深远。

蓝玉案,出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造反,株杀元勋将才的重大政治案子,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当初隶属于常遇春的帐下,对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军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使军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例分析-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案件。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

一千零五万零八百三十写作?

写作10050830,金额大写是人民币壹仟零伍万零捌佰叁拾元整。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故事郭桓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洪武 朱元璋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