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南北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南北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北朝有大明吗?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从南北朝死亡到明朝建立,相距779年。
首先,我们确认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一称呼,是从东晋16国到隋朝建立,也就是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黑暗的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南北朝朝代更迭比较频繁,长期战乱,民族阶层分化严重,甚至发生人等恶性的历史黑暗世界,当然,这个时期,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为接下来隋朝建立,大唐兴盛,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建立基础。
然后,我们分析南北朝各个王朝建立。南朝共经历了四个王朝,分别有宋,齐,梁,陈。北朝共经历了五个王朝,分别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
最后,我们纵观南北朝历史所建立的王朝,没有大明。大明朝是在元末时候,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建立。
明朝排行下来的朝代?
中国朝代顺序表: 夏朝、 商朝、 周朝【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 秦朝、西楚、 汉朝【西汉、 新朝、玄汉、 东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 晋朝【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宋朝(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谈谈你对魏晋南北朝的理解?
魏晋南北朝时间跨度太大了,而且这是一个大分裂的朝代,仅东晋十六国就让不少人晕乎乎的,分不清彼此。
在我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三点体会最深:
这其中的分水岭是前秦天王苻坚,他那一代人,基本上还坚守着儒家的“仁”,在他之前,统治者对待前朝的皇帝还算“仁慈”,一般也就是幽禁起来而已。苻坚这里,对他征服的政权,不仅是不杀,反而是重用,比如前燕的慕容家族。
但是淝水之战后,这些异族却纷纷背他而去,曾经与他共枕的慕容冲杀入了长安,而他曾经的得力干将姚苌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苻坚的悲剧,慕容的背叛,起了一个反面的典型,此后的统治者越来越冷血,对待前朝的皇室,基本都成为了“灭族”!
2.得罪了人民不要紧,得罪了世家大族必亡。
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在门阀制度横行的魏晋南北朝,这句话是行不通的,支撑一个朝代前行的通常都是世家大族的力量。
偏居江南的东晋如此,后来的宋齐梁陈也是如此,就是北方的“异族”***也不例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燕慕容盛,对待属下苛刻,执法严峻,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政变”了;而接替他的慕容熙,吃喝玩乐反倒坐了六年的皇帝。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慕容熙不折腾世家和官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大分裂时期(公元220——公元589)。魏指三国时代(曹魏220——280蜀汉221——263孙吴223——285)。公元285西晋统一中国並于公元316年被匈奴人刘渊灭掉。公无317年司马睿在士族王导和王敦支持下于金陵(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南先后建立十六国:即西南李特建立的成汉。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吕光先后建立十五个***:前凉后凉,西凉,南谅,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前赵,后赵,夏。历史上称五胡(匈奴,羯,羌,氐,鲜卑)乱华。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南北双方为统一国家,長期发动战争。如东晋初的祖逖北伐。和前秦苻坚的南征(淝水之战386年)。
公元42O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主。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刘宋,萧齐(萧道成),萧梁(萧衍),陈陈(陈霸先)。史称南朝(420——589)。都建康(今南京)。(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同样北方士族大量南迂,给南方带来大量熟练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这是南方经济开发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缩小南北经济差异。
公元386年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人拓拔部右首领拓拔珪带领下建立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间)。从此北方经历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公元386——581),史称“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古中原汉族朵居,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进一步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和理济的发展。
长期的***分立,带来社会动荡不安。長期的南北***的对峙,阻断南北经济,[_a***_]的交流和发展。历史要求一个大一统的中国重新组建,在南北朝后期初现曙光!
北周武帝宇文邕,通过社会革新,和“灭佛”运动,其国力倍增,消更北齐的高洋集团统一北方。公元581年。北周外戚隋国公楊坚废掉八岁周静帝,建立国号为“隋”。公元589年隋灭掉南方陈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创建盛极一时的隋唐时代。也结束了自东汉未年以来中国时间最长的国家分裂局面。,
隋唐立国进一步加強中央集权制。加強对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深度和难度,如首创科举制,,使用文官治理国家。並开创中央集权的三省六部制。这些制度为***的鼎盛经济和繁荣文化奠定坚实基础,並被后世广泛使用。
凭借个人的一点认知来谈谈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混乱时期。从魏晋开始的混乱到群雄逐鹿,割据势力此起彼伏,各路英雄豪杰轮番上场,直至南北朝时期才大致结束了南北方混乱的局面,一直到杨坚的大隋建立才使中原大地彻底稳定下来。这段很长的特殊混乱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很重要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后期创造辉煌的***帝国都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尤其五胡乱华时代,华夏民族才是真正的民族大融合。虽然是被动的,血腥的。但确是给民族注入了一种强悍的血脉,这才造就了既有中华风格的文明又拥有强悍武力的***帝国。魏晋之所以被它们眼中的蛮族所征服,正是因为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日趋败坏的社会风气所致。魏晋之风的普通男子以拥有妇人之美为时尚,男人擦脂抹粉铜镜相伴为乐。才人学子则反之,以不修边幅方能显示身怀大才。才子以清谈为时尚,这就是著名的清谈误国。这段历史教训应该被后人牢记,一个病态审美的社会不会创造出一个强盛的国家。反而是容易被外族歧视和入侵的前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代,也是朝代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通俗地来讲,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出现的皇帝最多。要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需要把这个词拆开来理解:
1.魏:这个魏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朝,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段时期的主角是魏蜀吴三国,彼此都想吞并对方,却又彼此相互制衡,直到刘备去世传位刘禅,最终蜀国被魏国所灭,而吴国依然与魏国抗衡着。
2.晋: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说过,在蜀国灭亡后,吴国与魏国依然对抗着。在魏国的阵营里,司马氏开始掌握实权,最终司马炎逼迫在位的曹奂禅位给他,并改国号为晋,十几年后晋国灭掉吴国统一***。
好景不长,晋国只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各方拥有军权的将领就开始作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晋朝也由此经历了西晋时期和东晋时期。
3.南北朝:这个时期是指在晋朝***灭亡后,南北方两***对峙的时代,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则主要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是一个战乱纷争不停的时代,直到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最终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状态,实现了大一统。
南北朝后期,为什么最终由北朝统一,而不是由南向北统一?
其实不止是南北朝,之前的三国归晋、后来的宋朝灭十国,都是以北方统一南方结束割据的。中国历史上,真正从南到北统一国家的,只有明太祖的徐达北伐,其他的成功的统一战争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部都是从北到南。
具体到南北朝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南朝与北朝之间的差距——北朝的政治制度总体一片欣欣向荣,以北魏-西魏-北周的政治延续更是饱含生命力,并且最终获取了***;而南方的四个王朝,一个比一个腐化堕落,一个比一个领土狭窄,到了陈朝,其领土几乎和三国时期的东吴差不多少了。
有关南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差距,已经被论证过很多次了,总的来说就是尽管此时北方经过数次浩劫,但是总的经济水平尚高于南方,但这不好解释为什么地理位置最偏、领土最小的西魏/北周能统一天下。
西魏/北周乃至后来的隋唐,其高层都是由宇文泰构建的八柱国体系,而这背后,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东汉以来的士族政治的改进乃至摈弃。
其实从西晋灭亡开始,士族的软弱和无能就已经表现出来了。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其实另一个侧面就是不问国事、只会清谈。整个东晋的士族,什么都干,就不干正事;什么都想,就是不想复国。
而在南朝的军人们获得***后,他们不仅没有试图去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状,反而自己努力地要挤进士族圈子里面,将自己曾经的尚武军事基因视为鄙陋,将士族那一套***吹牛视为高雅。这样的羸弱,使得整个南朝的政治充满血腥,却对外无力不堪。
有这样的皇室和社会风气,想不被北方勇武好战而又欣欣向荣的胡汉共同体灭掉,那真是咄咄怪事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南北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南北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