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作文

kodinid 2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用古诗唐朝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怎样用一首古诗写一个小故事?
  2. 大唐覆灭的诗句?
  3.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这些故事相同的还有那些诗词?

怎样用一首古诗写一个小故事?

诗文如下: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故事: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襄阳司空的于颐。

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作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一片柳荫下徘徊,崔郊趁人不注意,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她。

后来,一个记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下来给于颐看。

于颐派人将崔郊请入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道:“这首诗是你做的吗?”

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作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颐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颐非常感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

于是,于颐亲自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 总结: 最终崔郊和自己心爱的人终成眷属,比翼双飞。不得不说于颐是一个明智的人,不听信于别人的谗言,又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

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作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唐覆灭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柳宗元《江雪》

2、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出自唐·冯待征《虞姬怨》

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出自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5、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出自唐·李白《长相思三首》

1、写***覆灭的诗,最经典的当属唐末诗人韦庄《台城》。

2、《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浊世清名一概休,古今翻覆賸堪愁。年年春浪来巫峡,日日残阳过沔州。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联翩半世腾腾过,不在渔船即酒楼。

3、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本诗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这些故事相同的还有那些诗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是日本长屋王给***赠送袈裟时绣在上面的。

岂曰无衣 是出自诗经 秦风·无衣。

中国文化的积淀深厚,语言从来不匮乏、枯燥。像这样的还有很多比如:

1.举首白云天共远,四方上下与同愁。

这句话出自宋·袁说友的《过故郡渡》,全诗是“山路一千三百里,中间四渡今江流。天涯作客壮年事,老马长途几日休。谁知江深念归客,日向峨岷无尽头。举首白云天共远,四方上下与同愁。”

意思就是我们同在一片蓝天白云下,无论你去哪里我都将会挂念着你,一个“同愁”便可以将自己对对方的牵挂和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同身受的体验最容易共情,路途漫漫还望珍摄。

2. “流水本同源,丛兰亦同根”

这句话出自元代邓雅的《柬同宗邓仲伟》,流水发流同源,丛兰深底同根,语言维系和文化认同让我们内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上下对应展示了凝聚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是大非面前总是同祖同根的的帮助来得更真实。

3.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这是元·白朴元《白朴元曲集》中的句子,正当值三春时节,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草木焕然一新,那么把疫情现状看作三春当下将向好发展的希望和祝愿又有什么不可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用古诗写唐朝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台城 古诗 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