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图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没有年号的景泰蓝是什么年代的?
  2. 详解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没有年号的景泰蓝是什么年代的?

春秋时期

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

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制作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从此以后,将近六百年的时间,它都没有走出过宫廷,可见皇室对它的喜爱。

详解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是如何反目成仇的?

有时候挺同情明代宗朱祁钰的,他比他哥明英宗朱祁镇在各方面都优秀很多。明宣宗朱瞻基才38岁就病逝了,他就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朱祁钰,朱祁镇的母亲是孝恭章皇后孙氏,朱祁钰的母亲只是一个侍女,之后因为怀上了朱祁钰被封为了妃子,按照立嫡的惯例,明宣宗将朱祁镇立为了太子

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英宗朱祁镇

在明宣宗驾崩时,朱祁镇才九岁,在太皇太后张氏的拥立下登基称帝,这一时期权力是掌握在张氏手中的,朝中政务又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佐,虽然天子年幼,但是并不影响日常处理政务,这时的朱祁镇就开始有些混账的迹象了,他特别的宠幸宦官王振,不过好在有张氏管着,王振也不敢太乱来。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张氏,“三杨”相继去世,宦官王振开始擅权乱政,朱祁镇没有了约束,就他心中来说,也是真想励精图治,定国安邦的,但是他的这一腔热血,却被王振别有用心的利用了,因为朱祁镇对王振是言听计从,王振就使劲的鼓动朱祁镇瞎折腾。

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剧中的王振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将国都迁往北京,一方面是在自己的地盘会更稳定,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明朝是推翻元朝建立的,将国都迁移往北京去,可以更好的防范北元的残余势力,而到了朱祁镇统治时期,由北元分裂出来的瓦剌逐渐的变得强大,时常侵扰明朝,王振就鼓动朱祁镇去讨伐瓦剌,朱祁镇也正好想要弄点政绩出来,朱祁镇组织了二十多万的军队御驾亲征了。

在朱祁镇御驾亲征前,先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立为立为太子,又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自己北上讨伐瓦剌,结果朱祁镇听信了王振谗言,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获,消息传回大明朝野一片哗然,为了稳住局势,于谦大臣和皇太后孙氏商议之后,拥立朱祁钰继位,清算了王振的党羽。

土木堡之变

朱祁钰就在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被推举出来,接任了皇位,他顶住压力,重用于谦、陈循、王直等人,发动了北京保卫战,并且奇迹般的击退了瓦剌大军,瓦剌本来以为手上有朱祁镇这张王牌,大明就是案板上待宰的羔羊,结果明朝这边根本就不管朱祁镇的死活,拼死抵抗,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还不算完,朱祁钰又多次派兵追击瓦剌,似乎完全忘了自己的哥哥朱祁镇还在瓦剌手里。

瓦剌这边更尴尬,本来以为俘获朱祁镇,至少讹明朝一笔钱问题不大了,但似乎现在朱祁钰比自己还想弄死朱祁镇,所以瓦剌这边就想放朱祁镇回来,但是这下朱祁钰就不干了,但是碍于朝臣们的面子,还是让使臣杨善出使瓦剌看看情况,杨善这人实诚啊,直接把朱祁镇接了回来,朱祁钰总不能有把朱祁镇送回去吧,所以也只能勉为其难的迎接了朱祁镇。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间的恩恩怨怨着实是复杂的很,牵扯了国仇家恨,并且影响了后来的宪宗皇帝朱见深和整个大明王朝的国运,霄林天试为您详细解读一番。

有这样一战说法,朱棣坏了明代宗室的基因,导致他的后代子嗣大多体弱命薄

这种说法无法考证,但是明朝宗室成员的确普遍存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到了明宣宗朱瞻这里,不仅38岁就草草结束了一生,子嗣还少的可怜,仅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

虽然两人有着不同的生母,但皇宫里只有两个年纪相近的小皇子一同玩耍、一同成长,两人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更何况朱祁镇作为嫡长子,出生仅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九岁就登基,朱祁钰仅比他小一岁,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接受了,二人几乎没有矛盾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和朱祁钰恐怕就会是明代历史上最和谐的皇帝和亲王了。

土木堡之变毫无疑问是朱祁镇的责任,年轻气盛的他经不住王振的怂恿,御驾亲征瓦剌,结果损失惨重,不但让自己身陷囹圄,也使国家陷入群龙无首的困境

危机之下,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力挽狂澜,在于谦等忠臣的支持下,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尊朱祁钰为监国,使得国家朝政有了主心骨。

但是瓦剌的太师也先,仗着有大明太子在手里,挟天子到处扣关骚扰,索要好处,闹得大明边关地区苦不堪言。在这种形势下,孙太后再次和朝臣们商议,觉得不能任由瓦剌挟持天子为人质不断骚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另立天子,把朱祁镇变成太上皇

而朱瞻基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太子朱见深又太小,因此新天子的人选只能是朱祁钰

但是朱祁钰在得知这一决定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辞,真心的推辞,当一个闲散的藩王其实很自在的。然而朝局危急,众大臣不停地劝谏,最终在当年九月把朱祁钰推举为皇帝,改元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明代宗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二人反目成仇的原因是皇位。

(朱祁镇)

(朱祁钰)

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屡次带兵骚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煽动下率领二十万大军亲征瓦剌。当时王振独揽军政大权,因其指挥失误独断专行导致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在土木堡,明英宗朱祁镇也在这场战争中被俘。

朱祁镇在出征瓦剌之前,就已经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了,朱祁镇出征瓦剌后朱祁钰当时是代理执掌国家大权,并没有想当皇帝。可是明朝二十万大军惨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是他和朝中的大臣万万没想到的。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也先带领的瓦剌大军兵临城下以皇帝作为要挟,大明王朝岌岌可危为了稳定朝廷的局势,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大臣坚决反对南迁,并拥立朱祁钰当了皇帝,同时于谦积极组织军队,亲自率兵抵抗也先大军的进攻,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朱祁镇回来以后朝中的局面就比较尴尬了,刚当上皇帝的朱祁钰肯定是不想就这样把皇帝让出来的,可是朱祁镇毕竟还活着。但是有了被俘虏经历的朱祁镇觉得自己能活着就已经很***了,并没有想夺回皇位。可是刚当上皇帝的朱祁钰怕朱祁镇夺回皇位,废了朱见深的太子,还把朱祁镇软禁起来了,对朱祁镇的吃穿用度也是极尽克扣。这就导致两兄弟的仇恨越来越深了。

再后来徐有贞,石亨等人密谋发动夺门事变,英宗复辟,杀了拥立代宗为帝的于谦,同时也把朱祁钰的皇帝称号废了,把他给自己建的皇陵也毁了,还赐了一个恶谥“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景泰以后的历史变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王振 明朝 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