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是什么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特点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
  2. 明代三部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城在元都旧城基础上多次扩建,相较原城更加宏伟、壮观。城墙全部***用砖砌,城濠用砖石砌驳岸,有石桥横跨于 城濠上。城门外加筑月城,城的四隅都修建角楼,全城的中轴线上设有钟楼,从永 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万岁山,再到鼓楼、钟楼,轴线长达8000余米。

轴线上的层层门殿,坛庙、官衙、城阙等对称设置于轴线两侧,使纵贯全城的轴线 格外突出。北京宫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三年,共建房间8350处。

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是什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宫殿照明初南京宫殿的“外朝内廷”、“东西六宫”、“三朝五门”、“左文华、右武英”、“左祖右社”、人工堆砌“万岁山”等做法,规模更大。 明中期以后,利用元代遗留的“太液池”,不断扩大开挖,并围绕“太液池”大肆兴建亭台殿阁,成为***重要的园林。

宫城(紫禁城)纵横各760米与960米,四面开门,四隅设角楼。全城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供处理朝政、举行典礼、召见大臣、接待宾客等,内廷是皇室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中心,用穿堂联结,左前(东)方配置文华殿,右前(西)方配置武英殿,形成“品”字形格局。

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偏殿,用来召见臣 下和休息。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主,也以穿堂相联, 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在中宫的东侧有东六宫,西侧有西六宫,是妃子宫女们的居所。 为了表示“敬天法祖”的思想,明朝的北京还修建了许多祭祀性的坛庙,有太庙、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是什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坛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 嘉靖增建、改建,在1530年形成了至今的规模,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宏伟壮丽, 庄严肃穆。天坛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 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明代三部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明清***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是什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讲以明清***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与传统文化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

明代三部***指的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在明朝早期和中期。三部***都是不同风格的写作手法,西游是神话故事题材,吴承恩改了很多次直到80多岁才定下来,里面有佛道两家的争斗,风土人情的介绍,层次感很深,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职业的人读到的感受是不同的。

三国是将历史改编的,人物脸谱化比较严重,属于虚构历史类,对人物刻画很明显,结构庞大,文言化比较浓。

水浒传刻画的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每个人的性格刻画的更加深刻,而且故事更加新颖,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更真实细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意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