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明朝 木匠

kodinid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宋,爱木雕的皇帝?
  2. 明朝哪一位被称为“木匠皇帝”?

北宋,爱木雕的皇帝?

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

熹宗好木工,有木工皇帝之称,即位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天启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药”身亡,享年二十三。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又称木工皇帝。‍

明朝哪一位被称为“木匠皇帝”?

简答:“木匠皇帝”就是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享年二十三岁,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母亲王选侍,十六岁继位,在位七年。

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明朝 木匠-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由校在位期间,任用自己的奶妈客氏和宦官太监)魏忠贤,客氏与魏忠贤专权,造成旷世奇冤“东林党”案,辽东战局危机。

清史专家说朱由校是“至愚至昧之童蒙”。从小不喜读书,却对木匠工作产生极大兴趣。其木工、油漆手艺水准极高。据说是“巧匠不能及也”。

天启五年(1625年),故宫三大殿改造,明熹宗朱由校亲临现场,参与设计,并亲自制作。砌筑造墙、竖柱上梁、雕刻装饰都有他的身影,有时候和工匠一起加班赶制工期,忘掉了自己身份。据说他亲自设计制作了不少巧夺天工的木制玩具和神话、故事道具。对于朝政却没有什么兴趣。为客氏、魏忠贤专权客观上大开了方便之门。

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明朝 木匠-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木工皇帝”指的是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年号是“天启”,崇祯皇帝的哥哥。朱由校不爱江山爱木工,生在帝王家,真是浪费了这等本事。

提到朱由校,有必要提到魏忠贤,就像和珅和乾隆一样,两人是搭档。不过和珅和乾隆玩出了个康乾盛世,而朱由校和魏忠贤玩出了个亡国之兆。

魏忠贤,本命不叫“忠贤”,如此好听的名字是熹宗在天启二年,也就是1622年,亲自赐名。

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明朝 木匠-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忠贤本命应该叫魏进忠。魏进忠自幼为人奸诈无赖,没有进私塾读过书,是一个文盲,但是有一个特点是,遇事有胆量能决断。

他的老婆姓冯,给他生了一个女儿。魏进忠好赌,有一次***中输了个***的,眼看要还不上了,一气之下,自己***自已,改名李进忠,进宫当了太监。

进宫之后,魏忠贤第一项工作就是看管仓库,后来又巴结太监魏朝,在魏朝的引荐下得到太子宫太监王安的赏识,并且和魏朝结拜为兄弟。这样一来,魏忠贤就在宫中站稳了脚跟。

明熹宗朱由校从小失去了母亲,缺少母爱,当时年仅18岁的客氏就成了朱由校的奶妈,客氏照顾朱由校无微不至,朱由校对她日渐依赖。

客氏呢,本来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在她入宫两年后,她丈夫死了,深处禁宫的客氏终究耐不住寂寞,和大太监魏朝结为对食。

魏朝经常出差,难以陪伴在客氏左右,客氏又和魏忠贤勾搭上了。别看魏忠贤是个太监,或许是经常锻炼的缘故,体格很是健壮和宫里那些阴阳怪气的太监很不一样,他是太监中的男人。

这样一来,客氏就是脚踏两只船了。人生处处有竞争对手,太监也是一样。终于有一天,矛盾激发了,魏忠贤和魏朝在朝堂上开骂动手,PK了起来。

所谓的“木匠皇帝”说的就是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他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药"身亡,终年23岁。

明熹宗特别喜欢做木匠活,这项癖好在《甲申朝事小记》中记得最为详细:“熹宗性好为匠,在宫中每自造房,手操斧锯凿削,引绳度木,运斤成风,施设既竟,即巧匠不能及。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起,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且不爱成器,不惜改毁,唯快一时之意。当其执器奏能,解衣盘礴,非素喜侍臣不得窥视。或有紧要本章,奏事者在侧,一边经营鄙事,一边倾耳且听之,毕即吩咐曰:‘汝们用心去行,我已知道了。每营造得意,即膳饮亦忘,寒暑罔觉,其专意如此。”这段记述把熹宗“性好为匠”描写的非常生动,而且还告诉我们他不仅喜欢造房子,也喜欢拆房子,“不惜改毁”一词用的简直是太巧妙了!关于其“不惜改毁”在史料中也多有印证。《明宫史》:乾祐阁,天启二年拆毁平之。《明宫史》:天启五年就乾祐阁为嘉乐殿。

熹宗为什么喜欢做木匠活呢?这大约与他的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关吧。熹宗虽贵为皇长孙,但其生活却与贫家子弟失学无异。据当时朝臣的奏疏,得知熹宗九岁“尚未出就外传”,而光宗在东宫时,暗弱昏庸,自己都有朝不保夕之忧,寄情酒色以自晦,哪里顾得到长子的教育?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熹宗小时候是非常无聊的。而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总要有玩的地方。而当时宫中修建房屋的工地应该就是他的玩所。他小的时候宫中大的建造工程以及修缮工程终年不断。这样熹宗耳濡目染,学得了一手木匠的好手艺。

到了熹宗继位后,客氏、魏忠贤等人,为了窃弄大权,也有意转移熹宗的兴趣于木匠活,从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朝倒数第二任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阉党乱政、辽东告急,最有名的还要数“木匠皇帝”这个称号。

据说朱由校酷爱木工,整天不顾朝政,一心埋在木工活里,最后制作出来的作品甚至连一般的木匠都自叹不如。朱由校主持修复了万历二十五年雷击损坏的三大殿,除去前期原料准备、招募工人,天启一朝仅耗费596万两白银就完成了修复工程,远远低于万历时期朝臣数千万两白银的估价。

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1.熹宗绝不是所谓的“木匠皇帝”



首先,熹宗并没有因木工活而耽误正事。据《熹宗实录》记载,熹宗早朝与大臣们讨论政务的次数就有一百九十多次,在位七年,平均每个月两到三次。虽然不如他祖宗朱元璋那样工作狂,但比起他老子万历,也算是勤政的了。

其次,钻研木工是因为修复三大殿的需要。在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三大殿因遭雷击被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毁了,看来紫禁城还是很受雷神青睐,但这么一来皇帝连办公场所都没了。万历本想自己动手修来着,结果内阁、工部一合计,竟称需要三千万两(估计把自己该贪的都算进去了),万历一听就放弃了,于是这摊事就到了他孙子手中。

讲道理,天启帝并不相信那帮只会吵架的东林党人,毕竟大权交给他们两年,不仅辽东丢了,连辽西也丢个干净,军国大事岂能儿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木匠皇帝历史评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熹宗 忠贤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