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与遣唐史,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区别

kodinid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遣唐使是谁?
  2. 遣唐使的目的?
  3. 什么是遣唐使?2.遣唐使团的地位和成员构成有什么特点?
  4. 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

遣唐使是谁?

遣唐使是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学习交流的使节团。

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朝历史与遣唐史,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区别-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遣唐使的目的?

遣唐使的目的是学习中国,学习唐和朝鲜文化,所以他非常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大使、法官、书记员和其他官员。比如,高祥、玄理、吉备真备在中国学习了很长时间;许多成员都是文章博士,小野黄和都是著名文学家(后两人被任命但并未成行)。两父子被任命为使节,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和经历,这有利于向唐学习。随行的海外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回国受阻,所以他们留在唐担任秘书监。橙色来自唐人目作为学者的潜力。进入唐的各行各业的医生、音乐家、画家和工匠都有自己的产业,他们受到唐人的重视,并受益于唐人。遣唐使从中国经典和历史的子集引进了大量的经典,中国文化在日本,上层封建社会中流行,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正仓园中有大量的唐文物,是中国从遣唐使进口的物质文化,遣唐使赠送给唐,唐回复给朝鲜,实际上是两国之间的物资交换。

扩展知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历史与遣唐史,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区别-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 。690年,武则天国号为周, 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什么是遣唐使?2.遣唐使团的地位和成员构成有什么特点

遣唐使即“派往唐朝的使节”,朝贡唐朝的外国使节俱可称作“遣唐使”。

,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唐朝历史与遣唐史,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区别-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先后向大唐帝国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其次数至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是史无前例。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至公元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一共十九次派出了遣唐使。

公元894年,日本又准备再次派遣唐使,已经任命了菅原道真为遣唐正使,但是因为他的死命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了遣唐使。

从公元630年至894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因故中止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这其中有一次仅抵达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一次是因为入唐使者久客未归而派出的迎接使,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正式遣唐使应该是十二批。

从日本派遣唐使的背景和目的上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公元630年—659年为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是为了日本当时对***的学习和外交双重政策。所派的遣唐使必须要学习唐朝的先进政治体制,用以帮助日本国内落后的政治体制,并仿照***帝国,在日本建立先进的中央集权体制。其次是与***相对立,来保护他们在朝鲜的既得利益,进而探查***帝国对朝鲜半岛的利益和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与遣唐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遣唐使 日本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