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之后的历史很心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之后的历史很心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朝是不是最垃圾最无能的朝代?
洪武大帝起义反抗元朝 永乐大帝五次征伐漠北 郑和七次下西洋 弘治中兴 甚至末年还能瘧打日本全盛的德川家康 大明王朝终一朝 不称臣纳贡 不合亲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崇祯虽不是明君 但是煤山殉国又有几人能比 清朝的清废帝么?!??? 你说这样的明朝垃圾无能?????
明朝的历史是谁来编写的?清朝,清朝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一个少数民族非汉人政权,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清朝***当时的心态和想法,如何描述前明的黑暗,无能,又怎么能显示出来当时清入主中国的正当性,所以关于明朝历史中⋯看看就好
明朝这么可能是最垃圾的?
提问者是小学生吗?
如果是的话我们还有血缘关系。
明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
他创造了第一次以南往北打仗得胜的!
也是汉族最后一个王朝!
在汉族同胞被蒙古人虐待的时候是朱元璋推翻了残暴的蒙古人!
一般人对明史可能不大关注,离我们太近了,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又对他极力的抹黑。明朝可以说在历史上可以媲美汉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个朝代。细读明史,可以发现很多令我们国人骄傲的事都发生在明朝,而且明朝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有哪些屈辱性的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提起这个话题,以史为鉴不得不说说上世纪90年代的四大恨。
当时苏联倒下,美国一家独霸,真的是想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的时代。
1993年7月7日,“***号”从天津新港出发,途经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达,最后共载628个集装箱,驶向中东。预计8月3日抵达位于波斯湾的迪拜港卸货,然后去沙特达曼港和科威特港。
7月23日,美国声称握有确凿证据,指责“***号”货轮载有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运往伊朗的阿巴斯港,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制裁。
美方曾放言如果***轮驶向伊朗,他们将***取一切军事手段击沉***轮。
同时,美国向“***号”所在的国际***,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飞机,强行登船检查。直到1993年9月4日,“***号”货轮上最后一个货箱被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号”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
美国***事后态度强硬,坚持拒绝道歉,“因为美国的这次行动基于对不同情报来源的信任,尽管(这些情报)全都是错的。”
1.五胡乱华,2.靖康之变,3.崖山之战,3.满清入关,4.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5.火烧圆明园,6.中法战争,7.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旅顺大***,8.割让台湾,9.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10.海兰泡***,11.二十一条,12,日本出兵山东,13.凡尔赛和约中国部分,14.五卅惨案,15.沙基惨案,16.万县惨案,17.济南惨案,18.日本侵华及9.18/1.28/7.7/8.13事变,***,重庆大隧道惨案。等等。网友有兴趣可以看看中国近代史或中国革命史。
看到这个话题,老妖就想到小时候在看中国历史电视剧的时候有两类电视剧不想看。
第一类清末到民国这段故事,比如霍元甲、陈真,***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等,看的太窝囊,太屈辱,恨不得拔刀冲进电视里面,可惜无能为力。第二类建国后的那段期间,太痛心。
记得小时候看某一电视剧还是电影,两个外国士兵把清朝的凉帽绑到一头猪身上,然后两个人拿着棍子追在后面鞭打追赶,一边笑一边喊:***。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看到清朝的电视剧,上面那一画面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如今那部***剧的名字已经忘了,里面讲的故事也忘了,唯有这一副画面在脑海中永世难忘。
可惜如今神剧众多,都在吹捧,哪还能提醒人勿忘曾经耻辱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参加国联会议,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顾维均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据理力争,据说顾维均的发言赢得了满堂彩。
据说顾发言结束后,威尔逊、劳合·乔治等国际大头都纷纷为顾维均的发言的精彩鼓掌,然后他们毅然决然的决定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交给日本。
精彩,有理又有什么用?
勿忘国耻!
中国近代史无疑就是一部屈辱史,让人想起来就痛彻心扉。从1840年到1901年,60年间列强先后发起五次比较大的侵华战争,每次都是以清***战败求和,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为结局,割地赔款,老大帝国迅速沉沦。
第一次战争:中英***战争
1840年英国远征军为保护***贸易,打开中国大门,悍然侵略中国。 清军战败。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等。
第二次战争:第二次***战争
其实和***关系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寻衅开战。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1858年逼迫清***签订天津条约。但是他们的条件并未满足,于是进一步扩大战争,直到1860年攻入北京,咸丰帝逃亡热河。10月,英法联***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更为可恶的是,沙俄趁火打劫,割让了中国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三次战争:中法战争
1884年,法军从越南和福建马尾海面进攻。海路上清军战败,但是陆路战事由于老将冯子材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形势还不错。但是***透顶的清***不败而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其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目的。
第四次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明朝自始至终都缺钱,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有关吗?
有点关系。
可以举两个例子。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靠草根树皮填饱肚子的日子是常有的事。饥饿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带给他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希望后代子孙都能丰衣足食,不要再过他这样的苦日子,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给他的子孙。于是,他规定他的子孙后代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有皇族的俸禄供养,安享富贵即可。这一规定导致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待着没事干就生孩子,以致于到了明朝中后期,皇族人口数量增至好几万人,这些人就像蛀虫一样,给国家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财政负担。
另一个例子是,朱元璋看不起商人。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全家全靠种地过日子,起早贪黑,本本分分,赶上风调雨顺,勉强能得一个不错的收成,一家人能吃几顿饱饭。赶上天灾,别说吃饭了,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所以在农民的思想认识里,这般辛苦用汗水换来的粮食,商人们没做什么劳动,只是把商品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就能赚很多的钱,是很难想通的。这种短视使他看不到商业的价值,以致于他并没有对商业这部分做什么规划,连商业税都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时候,少了很多财政收入。
因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朱元璋出生在农村,出身于农民家庭,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不可避免的带给他短视,尽管他后来接触的人和事开阔的眼界,但是还是能从他的一些举动中发现农民思维方式的印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之后的历史很心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之后的历史很心酸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