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与长恨歌,唐朝历史与长恨歌有关吗

kodinid 3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长恨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与长恨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长恨歌传是谁写的诗?
  2. 兵马俑和长恨歌之间的时间?
  3. 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李杨爱情悲剧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4. 长恨歌和将进酒相比?

长恨歌传是谁写的诗?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唐朝历史与长恨歌,唐朝历史与长恨歌有关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兵马俑和长恨歌之间的时间

1 两者的创作时间相差很大。
2 兵马俑的创作始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9年,历时12年;而长恨歌的创作起始于公元752年,至758年,历时6年。
3 这两个作品都是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军事和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文化和推广中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答如下:兵马俑和长恨歌之间的时间相隔约1000年左右。兵马俑是中国秦始皇时期文物,建于公元前210年左右;而长恨歌则是唐代杨贵妃时期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8世纪。

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李杨爱情悲剧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刚刚爆发

唐朝历史与长恨歌,唐朝历史与长恨歌有关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人民富足。自开元二十二年起唐玄宗开始不思进取,宠幸杨贵妃,放纵杨氏家族的穷奢极欲。还不断扩军备战,造成唐朝的***外重内轻。而唐玄宗一再受到安禄山,史思明的蛊惑,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1.长恨歌,描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2.这个诗歌,只歌颂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爱情,营造出了一个爱情童话。不过这种童话,建立在一个历史时期,就成了悲剧。当然,李隆基如果不是皇帝,这样的爱情也不会惊天动地,可能两个人就走不到一块。

唐朝历史与长恨歌,唐朝历史与长恨歌有关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这个时期,正是***盛世走向安史之乱的时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长恨歌和将进酒相比?

《长恨歌》是白居易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无论是语言的运用还是思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能成为千古名篇不是没有理由的。

《将进酒》是李白在遭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借酒尽情抒发心中对现实的不满。

论逍遥豪放,莫过于《将进酒》,论凄婉悲凉还是《长恨歌》更胜一筹。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展现的是唐玄宗李隆其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全过程。全诗语言优美动人,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尤其是最后四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传领至今。

《将进酒》,本意是劝酒歌,但李白却推陈出新,赋于其新生命。重点写借酒消愁,用夸张的手法,充满***地抒发人生感慨,重分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狂傲豪放的个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千古名句。

二者相比各有千秋,各领***。

最逍遥莫过于将进酒,最悲凄莫过于长恨歌,所以他们是各有千秋。

《长恨歌》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以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作为写作的原型的诗歌,这是一首基调悲怆的爱情诗。《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是非常豪迈的诗歌。

《长恨歌》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以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作为写作的原型的诗歌,这是一首基调悲怆的爱情诗。

而《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将进酒》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与长恨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与长恨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长恨歌 白居易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