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怎么记录战功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怎么记录战功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唐功臣?
1、罗艺
他本来是隋朝将领,后来为大势所趋归顺唐朝。唐朝开国年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太子之争他站错了位置,与李建成交好;后来李世民登基后,他害怕朝廷容不下他想要拥兵造反,最后被李世民处死。
2、李君羡
他是唐朝有名的一位将领,曾经参加过瓦岗起义最后跟随秦叔宝归顺唐朝,屡次为唐朝建立战功。但他死得却有一点冤屈,只因为在贞观二十二年坊间流传着“女主武氏有天下,”被李世民听到后耿耿于怀。
房玄龄: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开国24大功臣有: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和秦琼。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唐朝开国功臣,当首推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李世民为至交。
李渊起兵时,长孙无忌前去投奔,并随李世民征战,成为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时期,任吏部尚书、右仆射、中书令等,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位。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削职流放,最终自缢身亡。
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述?
吴道子(约680~759年 )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吴休绘《吴道子像》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 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将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咸亨元年(670年)迁中书令。咸亨四年十月壬午(初一)日(673年11月14日)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怎么记录战功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怎么记录战功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