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朱高煦历史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朱高煦历史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汉王朱高煦有后代吗?
汉王朱高煦是有后代,但是最后都被杀了。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出生于北平,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靖难之役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明宣宗继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朱高炽和朱高煦母亲是同一个人吗?
朱高炽和朱高煦母亲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皇后徐氏所生的。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母亲是徐妙云,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蕙质兰心,有女诸生的称号。徐妙云嫁给朱棣后,帮助朱棣掌管燕王府,使得朱棣没有后顾之忧。在朱棣靖难之役时期,帮助朱棣守住北平,获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朱高炽和朱高煦母亲是同一个人,是仁孝文皇后徐氏。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3月5日—1407年8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
仁孝文皇后徐氏生有3个儿子,长子明仁宗朱高炽;次子汉王朱高煦;三子赵简王朱高燧。
朱高煦夫人
朱高煦的正妃韦氏,出身不详,朱高煦早年所娶,在永乐二年(1404年)时获封汉王妃,最终和朱高煦一同被杀。
庶妃郭氏,武定侯郭英的孙女,仁宗郭贵妃(即恭肃贵妃)的妹妹。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汉王朱高煦最后结局?
朱高煦,字弘道,是明朝的一位藩王,他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与明仁宗朱高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朱高煦生性狡黠,阴险,他的祖父朱元璋非常不喜欢他。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跟随朱棣征战,表现出色,因此在朱棣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朱高煦一直心存不满,认为自己应该继承皇位,而不是成为藩王。
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煦趁机发动叛乱,但明仁宗对他***取了宽容政策,增加了他的俸禄,赏赐宝物,甚至封他的嫡子朱瞻坦为世子。然而,朱高煦并未因此满足,反而更加狂妄,最终在宣德元年(1426年)。
明宣宗朱瞻基得知朱高煦的反叛行为后,决定亲自征讨。明宣宗一方面派人到乐安城宣诏,晓以利害,劝朱高煦投降;另一方面则率大军直抵乐安城下,重重围困。朱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明宣宗对待朱高煦很好,没有杀他,但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朱高煦使用扫堂腿将朱瞻基绊倒。朱瞻基忍无可忍,最后用火烧死了朱高煦 。
总的来说,朱高煦的一生充满了野心和争斗,他的结局也是悲惨的。他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朱棣如果传位朱高煦会怎么样?
从明史中看汉王朱高煦是一位心存大志有担当的猛夫悍将,兄弟两人中朱高炽有腿疾被留守北京守城看家。朱高煦随父靖难尽忠职守奋力拼搏,多次在危难中冲锋陷阵救朱棣于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声名鹊起为军中将领们拥戴,朱高炽的缺点是为人直犟脾气缺仁德少孝悌,是个猛张飞形的战将,如果是带兵打仗他可以胜任先锋大将独挡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王朱高炽兄弟两争的鸡犬不宁混乱不堪,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大漠皆带着朱高煦也一次次战功高盖,更加不可一世骄傲放纵不羁放纵。自以为是思太子之位非其莫数。但治国理政需要的是仁德能力和良好品格,这方面朱高煦一点也不占优势。为王公大臣们背后非议以成定论。而朱棣叮上朱高炽的原由是其孙子也聪明伶俐有仁孝之心,形同于隔世之君乃天下兴亡的希望所在。观汉王人品行不端子孙无德,因而他成为众失之地为人不耻。朱高炽继承大统遗呈先帝遗训,***招雪了靖难中的王公大臣,勤政爱民与民同乐休息为天下积累了力量。可恨上天不公终丧贤君才执政了八个多月尽也驾鹤西游令人窒息悲伤。朱棣孙朱瞻基奉召成命继承大统,汉王这头凶兽尽也半途令人追杀。仅被心灵手毒的小侄子逃脱是汉王万万没想到的。所以才欲望难平在宣帝继位后大行逆流举兵造反,侄子存心放叔叔一马,但汉王不知天高地厚仅也成势。但宣宗御驾亲征也是树倒胡孙散,汉王被废了王地圈禁京机,一日宣京去探望叔叔,在帝走过时朱高煦仅伸腿阻驾令帝倒地,才导致了龙颜大怒,用大钟关朱高煦于里,他仅用手挖一口而呼气,更令帝不堪忍受乃下令致火被活煮如畜惨死盾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朱高煦历史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朱高煦历史讲解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