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明朝武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明朝武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武将武力排名?
第一名是徐达 当之无愧的明朝开国第一名将。 第二名是戚继光 著名的抗倭英雄。 第三名是李如松 抗清名将、李成梁长子。 第四名是常遇春 、明初开国大将。 第五名是李文忠 。 第六名是明初开国大将蓝玉。 第七名是
于谦 指导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第八名是李定国 南明抗清名将。 第九名是郑成功 、从荷兰人手里成功收复台湾。 第十名是袁崇焕 后期抗清名将。
常遇春排名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傅友德七战七胜虽说勇猛但是有点运气之嫌 毕竟敌人多多少少有些轻敌 徐达在大明开国武将里属于类似赵云似的人物,武力智力都属上乘(虽然没赵云帅),但是和纯武力的武将想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 邓愈 李文忠 冯胜都是那种谋略更胜武力的武将 王保保算是名将 但不是靠武力出名的名将 我觉得前十排名应该是 1.常遇春2.张定边3.朱能4.张玉.5.蓝玉(常遇春侄子)6.平安7.徐达8.李文忠,张辅(张玉之子) 9.傅友德 10.冯胜 邓愈 8至10位的排名其实很难分得清楚 光论武力应该很接近 况且开国六公爵武力再怎么样也不会低到哪去是吧 另外由于有张辅跟蓝玉的存在 楼主所说的庄得 那哈出我觉得就排不进前十了 (如果朱棣也能算武将的话 个人觉得他有能力排进前十)
锦衣卫武功高吗?
锦衣卫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遭遇手下武将叛变及刺杀后,对贴身保卫力量及地位加强的结果。用比武方式从各地军队中抽取武功第一的兵士组成自己的秘密保镖队伍----皇城禁卫军,又派心腹从其中抽出高手的高手,组成锦衣卫,负责保护自己的寝宫和出行。所以说,锦衣卫可能没脑子,可能没计谋,可是武功水平是选拔他们的必考项,他们都是武林高手
为什么古代人的武术这么厉害?
中国自唐之多个朝代有过禁武令,明、清比较厉害,也是离现代比较近的,不能正大光明的搞,对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关键因素。
近代,尤其是民国始,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经济水平落后,加上战争,错过了现代格斗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很多现在能看到的搏击术都是在近代走向了职业化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强,比如泰拳,非常有名,除了开场的仪式外,格斗当中动作干脆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但还有谁记得高棉拳?这两个几乎同源,打法也非常相似,但是高棉拳因为战争、经济发展的原因在近代没能发展起来,你可以把它视为泰拳的原始版本,不仅格斗动作有累赘,在饮食、训练上与泰拳也有差距
古代和古代受制于生产力,差别不是那么大,现代和古代的差别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古代一亩田收300-400斤,400-500斤就是肥田,很多产量就在200多斤,差的甚至100斤,现代呢?一亩田1000多斤,有的甚至达到1000公斤
长期以来鸡肉、鸡蛋在古代(包括中国近现代)都是高级营养品,鸡蛋有时是能当钱用的,直到美国搞出了农业现代化,养鸡、下蛋跟栽黄瓜似的,蛋白质获得才不再是一种奢侈品(中国要晚上很久很久),在这种经济水平下,你平时的训练能吃多少?明代的将门子弟也就是能吃饱的水平,至于蛋白质含量就别想了
说到这想起一个人来,是较早意识到传统武术在饮食、训练上与现代格斗有差距的人,就是李小龙(***后有大量格斗相关人员逃往美国,在李之前应该也有人意识到或者提出过这类观点,只是没他有名),以现代职业运动员的饮食为标准,古人全部属于营养不良,现代普通人大部分也属于营养不良
至于格斗搏击,这些古代从业人员,你觉得他们能比将门子弟吃得还好?没有足够的营养,也没有足够的训练,能强到哪去?现代随便一个俱乐部的训练时间都比古人长得多,而且不用担心受伤得不到医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明朝武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明朝武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